大陸每年新增四萬癌童 深圳激增五成

【新唐人2011年12月19日訊】(新唐人記者唐睿綜合報導)大陸每年新增四萬癌童,而深圳污染情況嚴重,加上問題食品氾濫等因素,致患癌幼兒比率大幅增加。據深圳市兒童醫院統計,今年接診的患癌嬰幼兒的數量,比2008年增加五成。專家指出,嬰幼兒的腫瘤多長在器官組織的間隙,容易因未能及時發現而影響延誤治療。

香港《東方日報》報導,近日在深圳召開的廣東省醫學會小兒外科學術年會上,廣州、深圳、佛山、汕頭及香港專家談及此情況。據世界腫瘤流行病學資料顯示,兒童惡性腫瘤發病率呈逐漸上升趨勢。

據統計,大陸兒童患癌數字每年新增四萬多宗,廣東兒童腫瘤門診由十年前的1500宗,激增至去年的3千多人次;天津市腫瘤醫院僅2009年進行了150宗兒童癌病手術;浙江杭州亦呈低齡化趨勢,有醫院去年就處理28宗不足一歲的病例,以血癌、胃癌、結腸癌和肝癌最常見。

深圳市兒童醫院統計,該院接診的嬰幼兒腫瘤逐年增加,去年該院收治了355宗有腫瘤的病童,其中32宗是惡性腫瘤。今年收治的腫瘤病童有403名,當中33宗為惡性,以神經母細胞瘤、腎母細胞瘤、肝母細胞瘤為主。但在2008年,該院接診的惡性腫瘤病童僅得22宗。

深圳市兒童醫院外二科主任李蘇伊指出,嬰幼兒腫瘤主要生長在腹膜後組織間隙,且很多時並無症狀,到發現時腫瘤已長得很大了。而罹癌嬰幼兒的治療比成人來得複雜棘手,因年齡太小無法接受放射性治療或化療。

患癌低齡化 窮家無錢醫

報導說,大陸罹癌病人呈低齡化,病童家庭普遍難以承擔高昂醫藥費。其中,山東兩歲女童萱萱患上罕見的惡性卵巢生殖細胞腫瘤,現正接受化療。因父母家貧難籌醫藥費,萱萱恐隨時要終止治療,生命正在每秒倒數。

萱萱今年7月臀部出現濕疹,久醫無效更演變成硬塊,其後確診為內胚竇瘤,手術切除於尾椎部位的腫瘤後接受化療,至今已花逾3萬元醫藥費,父母以信用卡透支維持其治療。該病又稱卵黃囊瘤,常見於兒童和年輕婦女,癌細胞轉移迅速,平均存活時間最多一年半。

報導還說,青島市也有一名三歲半女童和一名四歲男童證實患上血癌,各自家族沒有血癌病史,排除遺傳因素,由於兩人發病前搬進剛裝修新居,專家估計跟裝修後釋出的甲醛和苯等有毒物質有關。

孕婦穿防輻射衣反增加危害

大陸孕婦近年流行穿防輻射衣,大陸市售的防輻射衣主要由金屬纖維或銀離子兩種材料製成。最常見的問題是,各類輻射或經衣服的縫隙、袖口等進入到防輻射衣內。由於防輻射衣的特質,反而變成收集輻射的容器,輻射於衣物內不斷反射交疊,反而增加強度,增加對人體的危害。

報導說,雖然防輻射衣的作用被質疑,但目前針對其生產、銷售等環節,大陸並未出台相關監管標準。但有專家認為,情況跟環境污染及問題食品有關,不少病童生活均在工廠包圍圈內。此外,父母從事化工、電鍍和印染等行業的兒童,患癌機會也較高。

 大陸每年新增四萬癌童

報導指出,除深圳癌童數急增,全國數字也呈暴增趨勢,其中廣東省十年間數字翻了一倍!

有醫療專家指出,除了環境污染和遺傳因素外,內地有毒食品氾濫,長期攝入防腐劑和添加劑可誘發細胞病變;此外營養過量,多吃膨化食物導致肥胖,患胰腺癌、膀胱癌和心血管病的機會亦較高。由於兒童不善表達,通常發現時已屆晚期,治愈率較低。

全國小兒外科學會委員、深圳市兒童醫院黨委書記劉磊指出,針對​​嬰幼兒患癌數字增加,可能與環境污染、汽車廢氣、高科技產品輻射,以及食品污染有關。他建議孕婦應加強產前檢查,並要遠離電腦、手機及電視屏幕輻射。

報導說,曾有統計顯示,大陸幼童死亡原因,惡性腫瘤已成為僅次於意外的第二大死因。即如果僅以疾病致死的原因,惡性腫瘤就居第一位,大陸專家也普遍認為與環境及食品污染有關,但暫未有具體研究報告。

針對之前在大陸發生的毒奶粉事件,最近在大陸接連發生的校車事故等等,大陸網民表示,不要生在中國,不要做中國孩子。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