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窘狀:上層吹得歡 下層很悲觀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08月30日訊】隨著對經濟增長前景的擔憂持續加劇,中共正在採取一切措施掩蓋經濟動盪的真實程度,以穩定投資者和消費者的信心。北京聲稱,西方批評人士誇大了對中國經濟放緩的擔憂,但民眾的普遍焦慮和悲觀情緒給中共致命一擊。

在中共政府的描述中,經濟衰退並不怎麼明顯,許多中國人正在經歷的經濟困境與北京方面的敘述之間已經出現了鴻溝,而且這種鴻溝呈現不斷擴大趨勢。對於許多普通中國人來說,嚴重的經濟放緩已經轉化為普遍的悲觀情緒,但官方媒體和官員繼續宣稱,任何挑戰都只是曇花一現。

在受到審查機構嚴格控制的中國,區分官方敘事和實地情況並不容易。但如今,從富有的精英階層到工廠工人,公眾的悲觀情緒如此普遍,這種對比尤為明顯。當現實與宣傳差距太大時,中共的方法就是吹牛和掩蓋。

上海西南郊松江區車墩鎮工人階級社區的居民和企業主對經濟疲軟感受深刻,曾經吸引全國各地工人的工廠已經搬走了,留下的工人工資也減了大半,平時經擠滿工人的平價餐館和雜貨店門庭冷落。

「很明顯,現在沒人有錢了」,25歲的Cherry Qian坐在她經營的電子商店裡告訴《紐約時報》說,週日(27日)下午,商店只有一名顧客。

錢女士原本希望在今年晚些時候結婚前購買一輛新車,但在看到生意如何萎靡之後,她放棄了。她說,去年每天接待大約20名顧客。

「這是為了防範風險」,她說,「以前,你可以買房子投資。現在沒人敢買房子,也不敢隨便買大件了。」

在幾個街區之外,張嬌娟(音譯)和她的丈夫正在和餃子餡。他們並沒有打算成為企業家,去年,他們在一家汽車零部件廠打工,每月收入在800至1000美元之間,達到了上海的人均收入。

但今年春天,工資跌至550美元左右,於是這對夫婦決定嘗試自己創業。他們投入了畢生積蓄約2.7萬美元,考慮銷售麵條、辣鴨脖和烤肉。大流行前幾年,那些狹窄的店面裡擠滿了人群。

「然後我們發現這裡的生意也很糟糕。」張的丈夫說。

「人們不再像疫情之前那樣花錢,想買什麼就買什麼」,張說,他們十幾歲的兒子無精打采地坐在一張空桌子旁玩手機。

他們也削減了開支。張的丈夫說,基本上已經停止購買水果,只吃主食和蔬菜。「我們想,如果我們熬過那三年,並努力工作,肯定會有希望」,他說,「然後事實證明,當大流行結束後,情況變得更糟。」

「現在在中國,這種不安全感幾乎普遍存在於各行各業」,香港大學金融學教授陳志武說,「這就是為什麼政府一直使用所有官方媒體和所有其它工具來傳達積極、樂觀的信息。」

中共官員們承認經濟正面臨新的挑戰,並將復甦描述為「波浪式」,同時維持總體前景樂觀。但經濟學家表示,他們提供的補救措施不太可能有效。

28日,財政部將股票交易稅減半,以提振投資者信心,但這並不能改善人們從一開始就不願意購買股票的現象,因為人們對股票會增值缺乏信心,在民眾根本不願掏錢的情況下,陳志武教授說「當未來如此不確定時,交易費用如何並不重要」,並補充說,最高領導層的說辭與許多中國人的實際情況間的「脫節」非常明顯。

33歲的唐姓服裝店老闆說,她不關注經濟新聞,但她確實在「小紅書」上花了很多時間。「小紅書」是一個類似於Instagram的中國社交媒體平台,她試圖從其他服裝店老闆那裡收集商業祕訣。不過,大多數帖子都是在哀嘆自己的生意有多糟糕。

(記者李昭希編譯報導/責任編輯:林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