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C919商業首飛 專家: 發動機是致命弱點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05月30日訊】中國國產C919大飛機最近完成首次商業載客飛行。中共宣稱,國產大飛機正式起步。但分析認為,C919的前景面臨諸多挑戰,甚至有可能爛尾。

5月28日,C919大型客機載著約130名旅客,從上海虹橋機場飛往北京首都機場,完成首次商業載客飛行。

中共新華社29日稱,首飛行動標誌著C919機型開啟市場化運營、產業化發展新征程。中國東航副總經理馮德華也宣稱,這標誌國產大飛機正式起步。大飛機事業已經邁入規模化、系列化發展新征程。

在中新網直播間,小粉紅們一片歡騰,認為這代表祖國騰飛,國家強大等。

但分析指出,C919的前景面臨諸多挑戰。

大紀元專欄作家王赫:「它這個規模化的發展,取決於它跟歐美的關係,現在的問題是什麼呢?它的一些核心設備,比如說發動機系統、航電系統,一些別的關鍵系統,都是從歐美進口過來的。」

台灣「國家安全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楊一逵曾發表文章分析,C919超過70%的機組零件依賴歐美廠商,中國國產不足20%,而這20%也是中外合作技術。

王赫:「如果中美關係進一步惡化,美國把它列入了實體名單,它那個什麼系列化的發展、規模化的發展,就會受到很大的制約。比如說就發動機而言,它現在是美國和法國聯合公司生產的發動機,如果現在把它斷掉。C919根本就不可能規模化發展,所以目前它的規模化取決於中美關係、中歐關係。」

在推特上,有網民拍攝一段C919滑行的視頻,質疑C919的滑行速度持續10節是否正常。許多人跟貼嘲諷,「滑得快,輪子就掉了」、「能起飛就是奇蹟了。」也有人建議領導的專機換成C919。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戰略與資源所所長蘇紫雲:「最主要的C919發動機是它罩門了。發動機最重要的是設計的理論大家都不會差距太遠,可是最糟糕的就是發動機的葉片,在引擎後方的葉片,它要承受極高的溫度還有旋轉的速度,這部分在材料科學上面中共還是無法突破的。」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戰略與資源所所長蘇紫雲說,目前,高端芯片方面中共也是100%依靠進口,而且在短期內難以克服。

蘇紫雲:「在這種情況下,它的商用飛機C919也就面對西方另外一種制裁了。它無法取得發動機技術的話,就只能核心的部件採取進口的方法,然後它自己無法生產,所以也就無法在商業利益上面獲得它原先投資的成本。更糟糕的是可能也很難獲得主流國家的組織者試航認證。」

蘇紫雲說,中共硬件上被西方掐脖子,軍事裝備上也會逐漸萎縮,甚至會擴及到民用芯片,而成熟製程的部分也會慢慢萎縮。

C919大型客機2017年首飛,2022年9月取得中國民航局發放的合格證。2022年12月,交付首架飛機給中國東方航空。今年2月C919試飛時已經曝出發動機故障,並擱置100小時後驗證飛行。

然而中共黨媒卻聲稱,C919研製成功後備受客戶關注。截至2022年年底,C919已經獲得1035架的訂單。

王赫:「它這些訂單絕大部分都是國產訂單,這屬於被政治操控的,它是高度被國家管控的,所以它拿了一千架,拿了一萬架這都不稀奇。但是在市場競爭情況下。它根本沒有核心生存能力,只要是中美關係,中歐關係惡化,它們進行經濟和科技脫鉤,C919肯定會進入到什麼被打擊的名單,所以它的未來的命運它只能自求多福了。」

王赫說,中共的策略是利用龐大的中國市場,把C919在國內不斷發展起來,然後拿到歐美的試航證走出國門,挑戰波音B737和空巴A320的地位。由於核心技術握在美歐公司手中,這個如意算盤不一定打得響。

編輯/李韻 採訪/易如 後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