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媒重提「逃逸式離職」分析:反映出官場人心渙散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01月04日訊】近年來,中共官場部分官員主動提前離職,有人甚至主動提出放棄退休待遇。有官媒直批這種現象為「逃逸式辭職」,並指其背後往往隱藏著嚴重的腐敗問題。有分析認為,這恰恰反映出中共官場人心渙散、即將分崩離析的狀態。

中國時政類期刊《中國新聞週刊》1月3日報導說,2022年以來,中共紀檢監察機關查處通報的一批官員違紀案件,都提及了「逃逸式辭職(離職)」的現象。該報導援引《半月談》的資料稱,一些官員主動提前結束仕途,表面上的原因虽各不相同,但这些官员並非真想辭職,而是「提前築巢」,目的還是要延續其「權力餘溫」,属于「逃逸式辭職」。

通常來說, 「逃逸式離職」分為以下兩種:一種是官員在職期間有貪腐行為,擔心東窗事發而「帶病離崗」,寄希望於「一辭了之」,抱著「猛撈一把就辭職」「見好就收」的僥倖心理,試圖通過提前辭職退休的方式來實現「平安著陸」;另一種是新型腐敗途徑,官員以辭職或退休作偽裝,卸下官職後到原業務管轄範圍內企業任職或兼職,其本質上是一種「期權交易」,即在位不收離職收,在崗不收轉崗收,利用政商「旋轉門」換一種方式貪污。

這篇報導列舉了一些比較有代表性的案例:

2022年11月,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寧波分公司原黨委委員、總經理助理沈曙寰被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的通報稱,將國家支持外經貿的政策性工具異化為滿足個人貪慾的「私器」,造成國有資產損失。在察覺可能案發後,他企圖「一辭了之」,是典型的「逃逸式辭職」,性質惡劣。

2022年6月,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原巡視工作辦公室主任賈楞被查,他被指在行吃行、靠企吃企,臨近退休「逃逸式辭職」。

2022年2月,江西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信貸管理部原總經理江傳寶被查。官方通報指江傳寶違規發放貸款,安排多人為其代持巨額股金,2019年時年58歲的江傳寶「逃逸式」離職。

2022年5月,中國建設銀行機構業務部原總經理黃曦被查。黃曦在建行工作整整32年後,於2018年7月辭職,時年不足54歲。黃曦辭職一個月後便出任地產公司泰禾集團的執行副總裁,分管資金部。官方通報稱,黃曦離職後「權力變現」,在信貸客戶企業領取高額「安家費」和薪酬。

這篇報導援引杭州市紀委監委官員李火春稱,中共官員已改變「一手交錢一手辦事」的傳統模式,企圖通過延期兌付的手段逃避處理。

報導還援引 中國人民大學反腐敗與廉政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毛昭暉的分析稱,有的官員提前離職或退休後成為權勢團隊代理人,這是一種更有預謀的新型腐敗,帶有明顯的組織化腐敗特點,他們裡應外合,性質更為惡劣,查處難度也更大。

毛昭暉認為,《公務員法》中的相關規定懲戒力度偏輕,僅要求這類人員要對相關行為進行更正或沒收他們的違法所得,不足五倍的罰款力度也難以起到震懾作用。

針對北京當局近期致力於打擊逃逸式辭職的做法,時事評論員惠虎宇1月3日對大紀元表示,那些被揪出來的官員,實際上都是些低層官員,他們已經上升無望了,給自己找一條退路,利用他以前在官場上的資源,在商業領域再給自己開一條路。但其實,整個中共官場無官不貪,那些大貪官把自己的資產轉移到國外,把自己的後路安排到國外去了,也可以認為是「逃逸式移民」。

惠虎宇進一步指出:「中共整個官場人心渙散,沒有人真正地為這個政權服務,所有人都是撈一把就趕緊走,都是這種心態,說明中共政權正在解體。」

(記者黎明綜合報導/責任編輯:祝馨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