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層層造假 揭中國大學生「被就業」黑幕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2年06月09日訊】中共嚴厲的防疫政策,導致今年就業環境尤為艱難。最近有多名應屆高校畢業生披露,學校將畢業證、答辯、評優等與就業協議掛鉤,為了能順利畢業,他們只能提供假證明。

中共教育部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1076萬人,同比增加167萬人,規模和增量均創歷史新高。在畢業季與疫情疊加的6月,年輕畢業生們正面對著一個比以往更嚴峻的就業市場。

然而,部分高校為了推高畢業生的就業率,將畢業證、答辯、評優等與就業協議掛鉤。

大陸財新網披露,今年3月初,河南省一家專科院校金融專業的學生表示,學校輔導員明確通知,「不簽就業協議就不給畢業證」。

原大陸中學一級教師姚立法:「你這個導向很可能就使學生去做假,他得到了一份就業合同,你學校宣傳學校說我的就業率多高,你的宣傳也是假的,實際上就業率沒有那麼高。」

還有學生說,校方明確要求,沒有簽約或沒打算繼續升學的學生,不能參加畢業論文答辯,並會減少低就業率班級的優秀畢業生名額。

原北京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副教授李元華:「我當時在高校的時候就是這樣,你考研究生叫就業了,你準備考研究生也叫就業,他為了完成任務,因為你想繼續升學,這不叫失業,當時我就覺得很奇怪,現在五花八門的就更多了。」

另一名上海高校電腦學院的學生說,他所屬學院輔導員曾在答辯的前一天,打電話催促他簽就業協議,否則就要跳過一辯,直接參加二辯、三辯,增加延長畢業的風險。

姚立法:「學校經過統計就說,你看我學校的畢業生就業率多高,這個對學校是個正面的宣傳,同時也在影響正在參加高考的學生在填報志願的時候,會增加選擇他們學校的機會。這個肯定是不好的,應該實事求是。」

原北京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副教授李元華表示,高校強制讓學生被迫假簽約、假就業,在校園裡早已不是祕密,很多簽約學生在親朋好友的企業裡掛名,但並沒有真正找到工作。

也有淘寶賣家表示,只需要付100塊人民幣就可以完成網上簽約流程,並收到回執蓋章掃瞄件。付200塊的話,賣家就承諾可以應對教育部門的核查回訪電話。

李元華:「你政府出這個文件等於是假的,或者說它出這個文件就說明這種事情太普遍了,從教育部的文件就可以看出,這種事情是一年比一年厲害,是越演越烈,證明這種社會問題大量存在,而且普遍化了。」

多名畢業生證實,有不少同學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已經買了代簽服務。

還有的高校為了協助學生所謂「就業」,使出各種招數,包括為學生提供掛名的校內科研助理工作,學生只需簽就業協議,實際並不上班。

李元華:「所以說著整個社會瀰漫著就像病毒蔓延一樣,而且這些學生還沒走出大學校門,社會給他上的第一課就是,我需要造假才能在這個社會生存。」

據瞭解,就業率一直被視為衡量高等學校辦學水平的重要指標。中共教育部早在2004年,就把就業率作為衡量高校辦學水準的重要指標之一。

姚立法:「教育部說了,是他的工作做了,實際上效果怎麼樣,可能沒有人追究他,沒有人監督他,所以他說的效果很小,甚至沒有。」

最近中共教育部召開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調度會,重申各地高校要嚴格落實所謂的「四不准」要求,包括不准將畢業證書、學位證書發放與畢業生簽約掛鉤等等。

對此,網友們紛紛留言表示,「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教育機構帶頭造假,怎麼教書育人?」

也有網友說,層層造假,說明年輕人實際失業率很高。如今互聯網被整肅,製造業沒需求,消費行業受疫情打擊,連送外賣也要擔心被封控,年輕人就業確實不易。

編輯/孟心琪 採訪/易如 後製/鐘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