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困境連連 習近平二十大連任有變數?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2年03月23日訊】最近中共嚴厲的「清零政策」備受質疑,去年強調的「共同富裕」計劃似乎也陷入停滯,評論指出,無論內政外交中共都面臨著挑戰,這是否會給習近平二十大連任帶來變數?來看報導。

抗議民眾:「受不了啦!要解封!要解封!」

最近深圳因疫情封城,當局的「清零政策」再次引發民間反抗。

抗議民眾:「你一個疫情都沒有,你封什麼呢?」「我們要吃飯!我們要上班!」「餓死了,人家。」「我們快餓死了!」

3月份以來中國本土疫情飆升,尤其在深圳、上海等大型城市,「動態清零」難度更大。有跡象顯示,當局也在考慮改變。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週四(3月17日)敦促官員,要減少激進的防疫措施的影響,「努力用最小的代價實現最大的防控效果」。《紐約時報》認為,這顯示出中共越發擔心管制的代價,特別是在中國經濟放緩的情況下。

但同時當局又表現出強硬。例如衛健委專家梁萬年剛在20號強調,習近平明確要求堅持「動態清零」,應該毫不動搖的執行。

深圳某區公務員郭強:「你沒發現他有兩個矛盾的?要復工復產就放開呀,疫情嚴控就要封村封門。(政策)自己打架,搞得這個官員也是無所適從。」

《北京之春》榮譽主編胡平:「長期堅持清零政策很難持續,但另一方面,中國的國產的疫苗質量不高,如果就學習外國和病毒共存,那麼會不會引起大面積的疫情傳播,這又很難說很難預料。事實上習近平自己他也很難做出決斷,所以現在正是一種進退兩難這麼一個過程。」

「清零政策」進退兩難對習近平是一個挑戰,因為他謀求在秋天的中共二十大上完成連任。

而目前讓他進退兩難的困境還有很多,例如經濟政策。

為縮小中國貧富差距,解決教育、醫療和住房成本攀升等問題,習近平去年力推「共同富裕」政策,包括實施一系列監管活動來整治科技、金融、教培、房地產等行業。但《華爾街日報》3月16號說,中共國務院做相關經濟評估後感到震驚,去年第四季度經濟增速從年初的18.3%驟降到4%。

報道說,中共官員們現在開始談論「路線修正」,試圖減輕習近平政策的一些影響。金融監管機構近期放鬆了銀行貸款給房地產開發商和買房者的限制。各政府部門重申對科技公司的支持。地方政府的注意力也從財富再分配轉向如何扶持企業。多個跡象顯示,「共同富裕」在黨內疑似受到抵制。

胡平:「過去這大半年在經濟上的四面出擊、出重手,已經嚴重的挫傷了民營企業的積極性,已經導致了很嚴重的後果。這種做法本身也傷害到體制內,包括營企業家和其他的一些人的利益。所以在這件事情引起大家不滿,這個是完全可以想象的。」

《北京之春》榮譽主編胡平指出,除了內政困境,二十大前習近平還面臨著外交困境。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後,中共一面倒的支持俄羅斯,和歐美關係的更加惡化。體制內高層有人對此不滿,因為他們清楚,中國經濟和科技的發展需要和西方維持良好的關係。

胡平:「這個事情從當初習近平和普京發表聯合聲明,據說就是在中共高層就關著門開會爭辯了好幾天,因為那是明顯的一個標誌,中國要和俄國站一塊,而俄國要和西方對抗,這都是很清楚的。因此黨內上層一定在那個時候就很明顯的表現出對習近平這種做法的不滿。那麼這個事情隨著戰事的膠著,這種不滿聲音就變得更強有力,而且也迫使習近平不得不做出讓步。」

中共不久前在俄烏戰爭上突然轉向。不僅駐烏克蘭大使稱讚烏克蘭人民,黨媒也開始報導對烏克蘭有利的新聞。《華爾街日報》說,中共已經確定了新的烏克蘭問題政策,支持烏克蘭、同時不反俄。

內政外交的困境會不會使習近平二十大連任出現變數?

胡平認為,儘管中共內部已經出現反對聲音,但在中共的極權專制制度下,難以積聚力量形成反習之勢。

編輯/尚燕 採訪/駱亞 後製/陳建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