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凱:中國電煤告急 秋冬面臨更大危機

Facebook

當上海這樣的大城市都要限制居民用電的時候,供電問題已經從經濟問題升級為民生問題,可能不多久,很多人都會感受到限電對生活、工作的影響。

前幾天瀋陽在下班高峰期拉閘限電的景象已經超出了人們的想像:一名孕婦爬上24層樓、紅綠燈滅掉導致交通混亂,手機無法充電,信號消失。而缺電的影響在今年秋冬供暖季將變得更加嚴峻。氣象部門預測,今冬將是冷冬,而煤炭與天然氣價格奇高,供暖成本將非常高,工業電價很可能上浮,居民電價可能實施階梯電價。

電煤價格已經飛升一倍,導致發電廠大面積虧損,有的已經開始還不上銀行利息。但是煤炭仍然供不應求,發電企業的電煤存量已經降低到10天左右,低於正常的兩週庫存天數,而7天是最低警戒線。虧損的發電企業仍在不計運輸成本地在全國各地找煤,但是今年煤炭4.4%的增長遠遠跟不上13%的工業增加值及社會用電量的增長,一些地區的供電缺口已經達到20%,企業被迫減產50%。

不僅如此,無論是保供電,還是突然拉閘斷電,已經導致人員傷亡。因為保供電而不准發電廠停工檢修,湖南一發電廠的除灰裝置突然垮塌,4名工人被困在高溫煤灰中;遼陽供電局突然拉閘限電導致一發電廠高爐煤氣泄漏,正在作業的20多名員工發生煤氣接觸反應。

被限產的不僅是「高耗能、高污染」的電解鋁等企業,涉及面相當廣。在全國印染重鎮紹興,大量印染企業停工,訂單不能完成。廣東、江蘇、浙江等經濟發達省份能耗雙控均未達標,按照總量和強度控制對重點行業進行用電控制。但是,市場人士普遍認為,這次調控過嚴,短期的能耗達標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企業「綠色升級」是靠著技術提升而非一刀切地限電所能解決的。政府官員擔心烏紗帽,以「碳達峰」「雙控」為藉口,不顧企業死活和民生。

鋼鐵是少數被限產後反而利潤增長的行業。鋼鐵是31個行業中能耗最大的,被限產後因為產量下降導致粗鋼價格飛漲,鋼鐵企業享受著產量減少而利潤增加的紅利,但卻增加了汽車、造船等企業的成本。鋼價上漲已經傳導到家電行業,冰箱、洗衣機等家電產品上半年漲價超過10%,這是消費者能感覺到的。

疫情以來,大宗商品的價格飛漲已經令中游企業叫苦不迭,因為上游的價格上漲難以傳遞到終端消費品,大部分成本由中游承擔。如今這些企業還要被迫停工,如果工業電價提高,還要承擔高電價的成本,壓力會非常大。

從宏觀經濟角度來看,8月,PPI(生產資料價格指數)與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剪刀差已經達到8.5個百分點,這是多年來的高點,但市場預期9月份還可能更高。因為PPI受大宗商品漲價影響下不來,CPI受豬肉價格下跌影響近期不會有明顯變化。而生產資料價格的大幅上漲傳導不到消費終端,意味著一些生產企業會虧損;如果傳導到消費終端,意味著會出現通脹。

現在看來,供電短缺的問題在四季度不會改善,因為19個省份在上半年能耗超標之後,下半年降低能耗的壓力更大,拉閘限電有可能更猛,加劇經濟下行。

同時,市場普遍認為,中共當局提出的能耗目標不切實際,現在火力發電占比仍高達72%,對煤炭的需求仍然很大,這一格局的改變需要時間。而現在以煤炭安全生產、環境污染等由人為地限制煤炭產量,導致供電緊張,拉閘限電又導致工業企業停產、虧損;以「雙控」為藉口人為地降低鋼鐵產量,導致鋼價上漲,連累下游企業成本提高,造成一系列惡性循環,最壞的結果將導致破產、失業及通脹。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原文鏈接:劉凱:中國電煤告急 秋冬面臨更大危機

(轉自希望之聲/責任編輯:劉明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