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界高遠處方神驗的清代名醫薛雪

文/顏雯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1年05月05日訊】在清代康乾盛世之年,江蘇吳縣出了一位「多學能詩」、「工畫蘭,善拳勇」的名醫,他就是薛雪。薛雪,字生白,生於康熙二十年(1681年),卒於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他博學多通,為人灑脫、性情豁達,連所居住的山莊也「有花竹林泉之勝」。

他曾遇到過一位異僧,身上掛著一個葫蘆瓢,瓢上刻著「吃盡天下無敵手」這七個字。薛雪覺得很新奇,就把僧人邀到家中宴飲。他們用那葫蘆瓢舀酒,一瓢能舀一斤。僧人足足喝了三十六瓢,而薛雪只喝了一瓢。從那以後,他便自號「一瓢」。

薛雪就是這樣一位風趣的雅士。他年少時就很擅長作詩,後來學詩於著名詩人葉燮門下,就更有進益了。他在《一瓢詩話》中寫道,「詩以道性情,感志意,關風教,通鬼神。」在他看來,作詩「必先有詩之基焉」,「詩之基,其人之胸襟是也」;「具得胸襟,人品必高」。從他這些話中,我們便可約略窺探到其詩中的高遠意境。

見識過薛雪詩作的清代名臣、詩人沈德潛稱讚說,薛雪的詩「至工八分、解繪事、馳騁騎射刀矟間」。不過使薛雪名聞天下的並不是他的詩,而是他的醫術。薛雪事親至孝,由於母親罹患濕熱之病,薛雪開始鑽研醫學,終習得精湛醫術,治療多奇效。薛雪的另一位詩人朋友——被稱為「清代駢文八大家之一」、與紀曉嵐齊名的袁枚則始終對他的醫德、醫術讚歎不已。

袁枚在其所著的《隨園詩話》中談到,他曾親眼見過薛雪用神妙的處方為患者療疾,因而從心底裡對他感到佩服。

清 葉衍蘭摹繪《清代學者像傳》之《袁枚像》。(公有領域)

乾隆二十年(1755年)春天,袁枚家有位廚子染上了疫病,看樣子救不活了,就被人抬進了棺材,正要合上棺材時薛雪來了。當時天色已晚,薛雪用燭火照著廚子的臉看了看,然後笑著說:「這人已經死了!但我就喜歡跟疫鬼博弈,說不定還會贏呢!」說完他拿出一顆藥丸,又搗碎了一些石菖蒲,用它的汁來調和藥丸。然後,他讓袁枚家的幾位有力氣的轎夫用鐵筷撬開那廚子的牙齒,將藥汁灌進去。只見那廚子緊閉雙目,氣息全無,但他的喉部卻在似咽似吐的汩汩作響。薛雪囑咐說:「好好讓人看著他,明早雞叫時就會有動靜了。」第二天一早,那廚子果然醒了。再服下薛雪開的兩副藥,就完全康復了。

乾隆三十年(1765年)冬天,袁枚家又有個廚子得了精神病。他白天覺得陽光是雪,吃一點東西,腸子就痛得像裂開了似的。看過的醫生都束手無策,等薛雪來了,他上下打量著病人的臉,然後說道:「這是冷痧,因傷寒所致。給他刮刮痧就好了,不用再診脈了。」後來果然如薛雪所言,給那廚子刮了痧之後,他身體上就出現了手掌般大小的黑斑,沒過多久病就好了。袁枚見到如此神驗的醫術,對薛雪讚歎不已。薛雪對他說:「我行醫跟你作詩一樣,有異曲同工之妙,你是作詩如有神,我是處方如有神。」

薛雪說自己是以神行醫,此言非虛,《清史稿》曾記載,他「斷人生死不爽,療治多異跡」。說的就是,薛雪不僅治療方法奇特,還能診斷出一個人到底是生是死。

一位從福建來江蘇做生意的商人突然得了重病,情況危急。薛雪看過之後說:「人不行了,已經不能治了。」他所住的旅店的老闆對薛雪說:「我知道人生死有命,但您是否能讓這位客商多活幾天,等他的兒子過來把他接走,順便將由我經手的費用一併繳清,那我也就無牽無掛了。」薛雪答應了,說:「可以一試。」

他給那病人開了藥,病人服了藥後,病情有所好轉。到了第十三天,已經能稍微坐起來了。這時,他兒子也從福建趕來了。薛雪悄悄告訴旅店老闆:「這人今晚就會死。」這話讓老闆感到十分驚訝。薛雪對他說:「我只答應你讓那病人多活幾日,卻未承諾讓他一直活下去。」到了半夜,那商人就死了。

薛雪很擅長治療傷寒,他的處方也令人稱奇。在蘇州西南面的洞庭山一帶,有個人得了傷寒,久病不愈,於是來向薛雪求藥。薛雪說:「我剛研製了一種新藥方,你試試吧!」第一天用棗三枚、蔥根三棵、生薑三片,第二天將數量減為二,第三天將數量減為一。那病人僅服了這三天的藥,就把傷寒給治好了。

那時在江蘇吳縣還有一位醫生與薛雪齊名,他就是葉桂(字天士)。當地民間傳出薛雪「與桂不相能」的說法。有傳聞說,早年間葉薛兩人不睦。後葉母生病,葉桂悉心醫治,母親的病也不見好轉。薛雪的弟弟與葉桂交好,他將葉母的詳細病情告訴了薛雪,薛雪於是給出了處方上的建議,葉桂採納之後,母親果然病癒。葉桂感激之餘也對薛雪的醫術大為感佩,到薛雪家登門拜訪。從此兩人冰釋前嫌,成莫逆之交。

清末至民國的名醫陸守先在為《薛生白醫案》作序時還特意提及葉薛不睦的傳聞,其中寫道「葉建小齋,顏曰掃雪軒,薛亦築掃葉山房以報之,此種舉動,類於村嫗相詈」,但「葉薛名家,決不有此,意必傳者之過也」。他在校訂薛雪的醫案時,還將葉桂的醫案也附錄其中,此舉旨在證實「兩名家學識如是,決無互相抨擊之謬舉」,也意在「使讀薛案者得於薛案外更有所益」。

若無高遠的境界,難有高明的醫術。薛雪在山林隱逸、寫詩作畫中提升著自己的境界,在懸壺世間、治病救人的過程中煉就著更精湛的醫術。當他體悟到以神行醫的境界時,曾無限感慨地說道,這就是「人居屋中,我來天外」的意境吧!他在屋外的楹聯上寫著:九重天子垂清問,一榻先生臥白雲。正因為有此曠達、高遠的境界,薛雪的醫術才會超凡脫俗、有如神助吧。@*#

參考資料:

《清史稿‧列傳》

《吳門補乘‧人物補》

《蘇州府志‧人物》

《吳縣誌‧列傳》

清‧袁枚《隨園詩話》卷五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張信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