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言好事」 中國小年習俗:送灶王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1年02月04日訊】今天(2曰4日)是黃曆臘月廿三,中國的傳統節日:小年。中國民間有習俗,在小年這一天,要祭祀恭送灶王爺上天庭覆命。民眾祈願灶王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保佑全家幸福平安。

「臘月二十三、灶君爺爺您上天,嘴裡吃了糖餳板,玉皇面前免開言,回到咱家過大年,有米有面有衣穿。」這首民歌,唱的是小年送灶神,表達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灶神,全銜是「東廚司命九靈元王定福神君」,俗稱「灶君」、「灶君公」、「司命真君」、「灶王」,北方稱他為「灶王爺」。

灶王龕大都設在灶房的北面或東面,中間供上灶王爺的神像。沒有灶王龕的人家,也有將神像直接貼在牆上的。有的神像只畫灶王爺一人,有的則有男女兩人,女神被稱為「灶王奶奶」。

灶王爺和灶王奶奶畫像。(梁淑菁 / 大紀元)

先秦時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五祀爲祀灶、門、行、戶、中雷五神。中雷即土神。另一說爲門、井、戶、灶、中雷﹔或說是行、井、戶、灶、中雷)。

五位神靈共同負責一家人的平安,灶神之所以受人敬重,除了因掌管人們飲食,賜予生活上的便利外,灶神還是玉皇大帝派遣到人間,監察一家人善惡之職的神靈。

灶神左右隨侍兩神,一捧「善罐」、一捧「惡罐」,隨時將一家人的言行記錄保存於罐中,年終時再向玉皇大帝報告。臘月二十三是灶神離開人間,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的日子,所以家家戶戶都要「送灶神」。

送灶王

古時祭灶不分身份的貴賤高低,上至皇宮大臣,下至平民百姓,對灶神都是畢恭畢敬。據史料記載:每年臘月二十三,清朝皇帝例行在坤寧宮大祭灶神,同時安設天、地神位,皇帝在神位前行九拜禮,以迎新年福禧。祭灶這天,坤寧宮設供案,安放神牌,神牌前安放香燭供品,殿廷中設燎爐、拜褥。

台灣一個家庭舉行祭灶儀式。(梁淑菁/大纪元)

像民間一樣,供品一般都少不了又甜又粘的食物,目的是祈望灶王「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祭灶時,宮殿監奏請皇帝到坤寧宮佛像、神像、灶君前拈香行禮。禮畢,宮殿監再奏請皇后依次向灶君等神位行禮。

民間祭灶時要設立神主,用豐盛的酒食作爲祭品祈求降福免災。祭灶神,多在黃昏入夜之時舉行。第一次進酒,向灶神誠心禱告,完畢後再進行第二次進酒,進第三次酒之後,將舊有的灶神像恭恭敬敬揭下,焚香叩首後焚燒,幷虔誠禱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目的是祈禱灶王向玉皇大帝奏報一家人一年來的種種善事。

祭祀灶神。(梁淑菁 / 大纪元)

有的人家用飴糖供奉灶王爺,讓灶王爺甜甜嘴。有的地方,還將糖塗在灶王爺嘴的四周,祈求灶王爺上天後多說好話。

有的地方,晚上在院子裡堆上芝麻秸和松樹枝,再將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請出神龕,連同用竹篾紮成的紙馬和草料,點火焚燒。

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時一家人圍著火叩頭,邊燒邊禱告: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天。有壯馬,有草料,一路順風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請對玉皇進好言。

小年送走灶神後,除夕夜還要把灶神接回來,此之謂「接灶」或「接神」。民間傳說,除夕這一天,灶神會帶著一家人應該得到的吉凶禍福,與其他諸神一同來到人間。「接灶」時把新的灶神像粘貼好,換上新灶燈,在灶龕前燃香叩拜。

掃塵

小年還有很多民間習俗,這一天,人們要掃灰塵,北方人稱「掃房」,南方人稱「撣塵」。「塵」與「陳」諧音,掃塵也寓意把陳舊的東西一掃而光,既指庭院內的陳年積垢,也指舊歲中遇到的不快,寓意「除舊迎新,拔除不祥」。

寺廟中的送神大掃除儀式。 (謝月琴/大紀元)

主婦們要將家裡進行徹底清潔,通常用掃帚將牆壁上下掃乾淨。掃屋之後,擦洗桌椅,沖洗地面。掃房之後,各店舖、居民家煥然一新。

貼窗花

在中國北方,臘月二十三這一天,有剪貼窗花的民俗。房屋打掃乾淨後,人們剪貼一些寓含美好願望的圖案貼在窗戶上,希望新年能給自己和家人帶來吉祥。

法輪大法好窗花。(正見網)

窗花有各種動、植物的掌故,如喜鵲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戲牡丹,獅子滾綉球,三羊(陽)開泰,二龍戲珠,鹿鶴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壽,犀牛望月,蓮(連)年有魚(餘),鴛鴦戲水,劉海戲金蟬等等。

也有各種戲劇故事,有「大登殿,二度梅,三娘教子四進士,五女拜夀六月雪,七月七日天河配,八仙慶壽九件衣」等。這些窗花不僅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而且也增添了過年的喜慶氣氛。

貼春聯

小年以後,家家戶戶都要寫春聯。大門上的對聯,是一家的門面,特別重視,或抒情、或寫景、內容豐富,妙語連珠。漢族民間講究有神必貼,每門必貼,每物必貼。

理髮

民間有「有錢沒錢,剃頭過年」的說法。在小年有沐浴理髮這一習俗。

趕亂婚

過了臘月廿三,漢族民間認為諸神上了天,百無禁忌,娶媳婦、聘閨女不用擇日子。因此直至年底,舉行結婚典禮的特別多。

糖果示意圖。(pixabay.com)

吃麻糖

糖瓜、飴糖、麻糖等吃食是祭灶王爺的食物,逐漸演變成了小孩小年必吃的零食。晉西北有「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頭」的俗話。

吃餃子

北方小年晚上習慣吃餃子,意為給灶王爺送行,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

中國北方有小年晚上吃餃子的習俗。(PIXABAY.COM)

臘月二十三這一天就像一場戲的序幕,因爲從這一天開始,人們就開始忙活開了:二十三,送灶神﹔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蒸糰子﹔二十六,割下肉﹔二十七,擦酒具……,一直到臘月三十門神對聯上牆,年飯上桌,一家人團聚,大年開始了。

有童謠唱到:「二十三,祭罷灶,小孩拍手哈哈笑。再過五,六天,大年就來到。辟邪盒,耍核桃,滴滴點點兩聲炮。五子登科乒乓響,起火升得比天高。」

中國傳統文化強調天人合一,大千世界中,神人共存,各行其道,井然有序。人間的祭祀也好,祈禱也罷,都是人類這層生命,和神靈溝通交流的一種方式。

(責任編輯:唐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