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任校長書法 洩露北大興衰的秘密(組圖)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18年05月07日訊】近日,北大120週年校慶時,現任校長林建華致詞讀錯字,遭到網友嘲諷。更有網友翻曬出北大歷任校長的書法,從中或可一窺北大的興衰與變遷。

北京大學,簡稱「北大」。創建於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立大學,中國最高學府,同時也是國家最高教育行政機關,行使教育部職能。

1912年,京師大學堂更名國立北京大學。北京大學「上承太學正統,下立大學祖庭」,在中國高等教育史上具有承上啟下的獨特地位。

1916年至1927年,蔡元培任北京大學校長時期,「循思想自由原則、取兼容並包之義」,推行改革,把北大辦成以文、理兩科為重點的綜合性大學,使北大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中心、五四運動的策源地,享有崇高的學術聲譽。



北京大學「上承太學正統,下立大學祖庭」,在中國高等教育史上具有承上啟下的獨特地位。(公有領域)

最近,北大再次成為輿論焦點。5月4日,北大120週年校慶,現任校長林建華致詞時誤將「鴻鵠」讀成「鴻浩」,被網民封為「白字校長」。

有網友說,北大是中國百年文化積澱的結晶,有無數文人志士在這裡留下了他們的足跡。作為北大校長,在校慶這樣萬眾矚目的場合,念錯小學生都會念的字,實屬一大諷刺。

還有網友說:「北大校長的水平都這樣,可想而知北大都變成什麼樣子了。」

有網友近日翻曬出歷任北大校長的書法,從中或許能一窺北大的歷史變遷與興衰。



1、孫家鼐(1898.07—1900)



2、許景澄(1899.07—1900.07)



3、張百熙(1902.01—1904.02)



4、張亨嘉(1904.02—1906.02)



5、李家駒(1906.02—1907.07)



6、朱益藩(1907.07—1907.12)



7、劉廷琛(1907.12—1910.09)



8、勞乃宣(1911.11—1912.02)



9、嚴復(1912.02—1912.10)



10、章士釗(1912.10—1912.12)



11、何燏時(1912.12—1913.11)



12、蔡元培(1916.12—1927.08)



13、蔣夢麟(1930.12—1945.10)



14、胡適(1945.10—1948.12)



湯用彤(1949.5—1951.9)



馬寅初(1951.6—1960.3)



張承先(1966.6.1—1966.7.26)



聶元梓(1966.7.28—1966.9)



楊德中(1969.9.27—?)



周培源(1978.7—1981.3)



丁石孫(1984.3—1989.8)



吳樹青(1989.8—1996.8)



陳佳洱(1996.7—1999.11)



許智宏(1999.11—2008.11)

網友稱,民國時期14位北大校長的書法的確不錯,不過,看到中共篡權後北大校長的題字,只有兩個字——想哭。

中共在奪取政權後的1950年代初期,發動了對中國高校的系統改造,徹底摧毀了在中國孕育了半個世紀才形成的現代高等教育體制。

九評編輯部刊登的《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一書揭露:中共要對知識分子進行思想改造,讓無神論占據學校,採取了所謂院系調整的辦法。

它們直接取消宗教教會大學,因為宗教信仰與馬克思主義格格不入;並改造私立學校,及取消原大學裡的哲學、社會學等院系,因為這些院系所培養出來的學生對政治和社會問題有思想、有研究,具有一些自由理念,對中共政權構成極大挑戰。

同時中共全面照搬蘇俄教育系統,改變民國時期尊重思想和學術自由的教育系統,強迫進行思想改造,把高等院校師生都培養成聽中共指揮、只重技術、無神無信仰的一代。

院系調整的另一個目的是拆散民國留下的大學、大學各科系及其骨幹教師,割斷了原來教授與學校的歷史聯繫,也就大大有利於共產政權對知識份子的掌握和駕馭,從而有利於共產極權的建立和鞏固。

原北大校長馬寅初於1951年10月23日發表在《人民日報》上的《北京大學教員的政治學習運動》一文中有這樣一段話:「必須按照國家的需要,徹底地調整院系,……而要達到這一目的,一個最主要的關鍵,就是要……自覺自願地進行了思想改造。」一句話,進行院校調整就是為了思想改造。

(記者羅婷婷綜合報導/責任編輯:李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