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槓桿成陸經濟索命符 何以虛擬勝實體

Facebook

【新唐人2017年05月04日訊】目前,在中共當局強調要化解金融系統風險之際,過度杠桿化被指是當前的最大威脅。而槓桿造成虛擬經濟的膨脹,使它不但不再與實體經濟互相支持,反而在貨幣上打起了爭奪戰,造成實體經濟不斷「失血」。那麼這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我們來看看。

原中共財政部部長樓繼偉4月下旬表示,中國當前威脅最大的是過度杠桿化,以及去槓桿過程中可能產生的系統性風險。樓繼偉稱,目前中國整體杠桿率應該為250%。不只是非金融企業槓桿率高達160%,由於消費觀念改變和購房貸款增長,近兩年居民槓桿率也上升了近50%。

中共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國家資產負債表研究中心的報告稱,過去20年,中國實體經濟一直處於加槓桿態勢。

槓桿率通常用來代表債務和產出的比重。

洛杉磯加州大學經濟學家俞偉雄:「它這個債務和GDP的比重,尤其是2008年、09年之後快速的增加,這就代表中國大幅利用槓桿來刺激經濟,快速的累積這個債務,就表示很多都是很草率的投資項目,結果就是投資報酬是很低的或者是負成長的,那未來就有很大的債務的問題在裡面。」

槓桿廣泛存在於各行各業,金融行業尤其突出,而且極其混亂。樓繼偉說,因為地方政府控制了一些國有企業,使得很多財政槓桿率變成企業的槓桿率。加上金融部門多層次加槓桿,特別是小銀行靠拆借維持運轉,短錢長用,拆來拆去把風險定價不斷提高。

業界認為,過度依賴杠桿,已經使中國經濟整體「脫實向虛」,反過來,當局需要用越來越大的信貸擴張,來實現越來越低的增速。據透露,過去三年,發出的78萬億貨幣,才產生出14.88萬億的GDP,而去年中國房屋交易額就達17至18萬億。

大陸金融分析師任中道:「很多買房的人層層加槓桿,很多中介也提供這樣的資金方式,把它的槓桿加得很高,買房者自有資金出的很少,他可以到處去借錢,借到錢買一套房子然後再去抵押,再去這麼反覆的加槓桿,到最後導致房地產泡沫很大,一旦資金鏈出了問題,那就是中國版的次貸危機了。」

在大量的貨幣固化為鋼筋水泥的同時,包括股票在內的各種金融資產也水漲船高,大陸金融分析師任中道認為,2015年的股災發生和金融槓桿有極大關係,而國企央企等容易拿到貸款的權貴階層,在加槓桿和中國經濟「脫實向虛」中,起了很不好的作用。

任中道:「國企央企它們獲得貸款非常的容易,利率也非常的低,但是有些獲得貸款不是正常的經營,而是投到了不正確的地方,房地產等,而且有的國企還倒賣貸款,兩三個點的利率拿到貸款,再以7、8個點放到別的企業去。」

洛杉磯加州大學經濟學家俞偉雄指出,槓桿能夠得以氾濫的原因,是中共長期靠盲目投資追求經濟增長的結果。

俞偉雄:「中國GDP的結構,它投資佔整個GDP的比重大概40%左右,全球平均大概20%,投資基礎建設,廠房的擴張、房地產等等,這些東西短期可以看到非常快的經濟成長,但是長期我們要看有沒有果實產生出來,沒有的話,整個投資就是浪費,就會有呆賬。」

而房市、股市收益率的抬升,在導致實體領域的貨幣通過各種管道流入房市與股市的同時,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在貨幣寬鬆背景下也越來越高。任中道說,最近東北、山東那些民企出現的債務危機,就是不堪槓桿重負的結果,並且只是中國實體企業的冰山一角。

業內人士認為,房市和股市對實體經濟「抽血」的同時,其自身也隨時面臨泡沫崩潰的危險。在風險釋放的過程中,北京要避免個別違約事件演化成區域性或系統性金融危機。

採訪編輯/劉惠 後製/陳建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