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廣角鏡】第429期(2015/12/27)

Facebook

【新唐人2015年12月27日訊】【社區廣角鏡】第429期(2015/12/27)

提要

加州海岸「國王潮」 衝浪客浪裡迎聖誕

澎湖200人聯「腳」 創作超大沙景藝術

和服「十二單」

加州海岸「國王潮」 衝浪客浪裡迎聖誕

根據國家氣象局的報導,聖誕節前後美國西海岸迎來了今年最大一波「國王潮」。在舊金山灣區的太平洋海岸,衝浪愛好者們在浪花裡慶祝2015年聖誕節的來臨。

在翻滾的浪花上馭浪前行,衝浪客盡情享受這份別樣的速度與激情。

衝浪愛好者Adilia Torres:「很冷!超級冷!但是感覺美極了。」

衝浪愛好者Todd Smuck:「衝浪是項很棒的運動,因為可以和自然互動。只要來到這裡,投入海洋的懷抱,就能獲得歡樂。」

衝浪愛好者Joanna Fong:「衝浪不一樣,是因為速度,還有所有都靠自己。(從衝浪板上)站起來的成功感完全屬於自己。」

「國王潮」是太陽、月亮與地球連成直線,因引力作用而造成海水潮漲高出平日的自然現象,是美國西海岸進入冬季後迎來的最大海潮。在太平洋州立海岸,「國王潮」掀起的大浪最高可達6米,對衝浪愛好者們來說正是一試身手的好機會。

衝浪愛好者Todd Smuck:「聖誕節沒有那麼多人來,所以自己可以獨享所有海浪。」

衝浪愛好者Joanna Fong:「風和浪的速度,還有衝浪板的角度和站起來的時間點,所有都合起來才能成功衝到那一道浪。」

聖誕節一般人都會選擇與家人團聚或者外出旅遊,然而加州冬天難得的大浪,讓衝浪客難捨對這份運動的熱愛。

新唐人記者古馨雨、林驍然舊金山灣區帕西非卡市採訪報導

盤點2015受歡迎兒童電影

要到年底了,一起來回顧2015年最受歡迎的兒童電影。

今年,第一部3D電腦動畫電影《史努比:花生大電影》(The Peanuts Movie )出爐,希望以經典人物帶給史努比迷溫馨懷舊情懷。

查理.布朗有了暗戀的女孩,他能否贏得她的青睞?而史努比也將自己的幻想能力升級,變成王牌飛行員,飛上藍天追逐自己的頭號敵人。

如果您喜歡童話故事的浪漫,改編自童話故事真人版的《灰姑娘》(Cinderella )會是不錯的選擇。美麗的灰姑娘雖然不斷受繼母與繼母的兩位女兒欺負,但她永遠記得母親曾對她所說的“保持勇氣,善待他人”並努力實踐,最後仙女教母也讓她看到奇蹟。

如果恐龍沒有滅絕,這世界會是怎樣的一番天地?皮克斯動畫《恐龍當家》(The Good Dinosaur) 要帶你深入恐龍世界。活潑勇敢的雷龍阿樂尋不著回家的路,途中遇到了一個人類男孩點點,兩人在一連串刺激冒險旅途中互相陪伴,阿樂也學會面對內心恐懼,最後兩人也都回到家與家人團聚。

《可愛的小黃人大眼萌》 (Minions)總是能掀起黃色熱潮,表情豐富、超級有趣的小黃人們在全球也有眾多粉絲,這次,小黃人們從《神偷奶爸》超人氣配角變身主角,帶大家經歷了一場驚奇冒險。

被媒體評價為年度最具原創性的皮克斯年度作品《頭腦特工隊》(Inside Out)帶領觀眾探索掌控我們喜怒哀樂的大腦的神秘世界,藉由小女孩莉莉因搬家適應新環境時大腦情緒所產生的巨大轉變,讓觀眾反思自身情緒的變化。

動畫《小羊肖恩》 (Shaun the Sheep Movie)也相當可愛,在英國鄉村農場,一個農夫養了各式動物及一群綿羊,其中有只綿羊名叫肖恩。綿羊肖恩決定放自己一天假,牠將主人催眠在小車屋睡覺,沒想到一連串失誤,主人與車子一路駛到大城市,肖恩和其他羊群展開營救農夫城市冒險記。

《小羊肖恩》、《恐龍當家》、《頭腦特工隊》與《史努比:花生大電影》這四個作品都獲得今年金球奬最佳動畫提名。

新唐人記者蘇湘嵐綜合報導

冬至湯圓外帶夯 鹿港老店業績翻四倍

在剛剛過去的這個星期,除了熱鬧的聖誕節,還有我們中國人的「冬至」。冬至這天,北方人吃餃子,南方人吃湯圓。我們去台灣彰化鹿港,這裡有家賣湯圓26年的老店,過節這天忙得不亦樂乎。

湯圓業者:「一個紅豆一個綜合,157 。」冬至湯圓最對時。

今年冬至並不冷,想品嚐熱呼呼湯圓的民眾仍然大排長龍,業者說,大清早六點開始工作,店內工作人員的手從沒停過,業績翻漲好幾倍。

湯圓業者吳錦曰:「(今天的生意怎麼樣?),今天,應該是比平常多了大概四倍吧。」

這家店的招牌就是這碗三色湯圓,白色是糯米、黃色是地瓜、紫色是芋頭,民眾趁著下班順道外帶買回家,跟家人一起享用。

民眾:「因為今天冬至,所以來吃湯圓」

民眾:「就覺得不錯,滿好吃的,(知道今天是冬至)知道,小孩子也吵著要買。」

不只外帶需求多,店內座位擠滿學生放學來嚐鮮。

學生:「就很Q,很好吃,(為甚麼想要來這家吃),沒吃過想要試試看。」

學生:「就很Q,然後就不會很膩。」

不管天氣冷不冷,大部分民眾遵循習俗,吃一碗熱呼呼的湯圓,既暖胃又暖心。

新唐人亞太電視葉錫鴻台灣彰化報導

澎湖200人聯「腳」 創作超大沙景藝術

大腳丫、天人菊,200人迎著海浪,齊心協力創作出的沙灘藝術,除了感動自己,也分享給全世界。帶您去澎湖海灘。

澎科大學生:「一邊往下壓,對對對,就是這樣子。」另一邊在沙灘上兜圈,畫出幾個大小不一的圓,聽著指揮、分工合作,補上花瓣線條,一朵天人菊就慢慢呈現在眼前。

把握退潮可以創作的短短四、五十分鐘,澎科大師生結合在地藝術家,動員200多人用幾何圖形和即興手繪線條,創作出一幅融合地形海景的沙灘畫。

澎科大學生鄧同學:「我們有足跡踏過整個沙灘,以及還有天人菊的花,這樣子散佈在我們的沙灘上,就覺得很有一個澎湖的特色。」

澎科大馬來西亞僑生陳同學:「大家一起分工合作,就開始慢慢畫的時候,就發現到那個東西(圖案)出現了,慢慢地出現了,就覺得很感動。」

感動的圖案只能停留一瞬間,搶在漲潮、海水淹沒之前,儘快用鏡頭記錄下美麗的畫面。

澎科大副教授鍾怡慧:「配合了陸域的攝影,縮時的攝影,還有空拍的攝影,我們把它剪輯成一個沙景創作的影片,藉以可以去行銷澎湖,讓大家知道澎湖冬天的沙灘非常的漂亮。」

澎科大學生洪同學:「一開始的時候很纍,完成的時候,就是感覺有甚麼東西被填滿了一樣,很興奮跟開心。」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大腳丫、天人菊,200人沙灘藝術,除了感動自己,也要分享給全世界。

新唐人亞太電視曾天庇呂建樹台灣澎湖採訪報導

南投長寮尾社區 十年重塑陶藝家鄉

台灣南投有個長寮尾社區,當年因為921地震,一夕之間全村夷為平地﹔經過10年的重建,當年的三合院變成了一座用古樸的捏陶藝術裝飾起來的社區。過程中展現出當地居民守護家鄉的凝聚力。

從南投魚池街上,往共和村的外環道路上,就被社區矮牆上的捏陶,深深吸引,有花朵、玉米、還有早期糕餅模型,礙於921重建經費不足,這些都是長寮尾社區居民,利用垂手可得的模板,所創作出來的,每個作品雖然沒有華麗外表,但卻有份濃濃的在地情感。

社區居民楊坤源:「這糕餅,就是用糕模印的,像這個沒有模型,就自己想自己做的,陶藝老師過來教我們這些(圍牆陶藝),這些都是我們自己貼的我們自己做的。那時侯熱鬧滾滾,都相約廟後的以前的活動中心裡面做。」

窯場業者巫嘉智:「看到居民大家都聚在一起,看到他們這樣凝聚力這麼高向心力那麼強。」

整個社區採用淡色系的建築,看起來格外清新典雅,社區公園、活動中心,還有仿三合院而做的文化牆,規劃完整。但您可能想像不到,這裡前身是一個超過百年的三合院社區,回想起當時地震發生時的光景,居民們仍然心有餘悸。

楊坤源之妻:「真的是很嚇人。」

社區居民 楊坤源:「我在想說怎麼這麼嚴重,我們這裡的房子全部都倒,我們這裡以前都是三合院,挖土機在清理時,真的心裡非常的不捨。」

社區規劃師楊鴻亮:「以前是由13個三合院所密集組合而成的一個社區。那以前的巷道都非常的狹小,經過這個地震的摧殘了以後,等於說建築物都已經沒有了。」

從外地剛回故鄉的楊鴻亮,目睹家鄉震災已過3年,但重建工作還在原地踏步,於是從最棘手土地產權分割問題著手,和族人不斷的溝通和開會討論,包括道路拓寬、軟硬體公共設施等問題,耗了近10年才完成 。

社區規劃師楊鴻亮:「所以真的是在整個重建過程中,真的是很困難,然後我們也是一一的去克服,一一的去把它處理,不能因為一個地震,然後就整個讓它沒落,所以在我們當子孫的人,當然是有這個責任,要讓這裡在地震以後重新站起來。」

長寮尾社區雖然昔日三合院的光景不再,但是陶雕的矮牆仍然屹立不搖,守護著家鄉這塊土地,也凝聚居民的向心力。

新唐人亞太電視李金菊台灣南投報導

暖冬影響 南部小蕃茄少收三成

酸甜多汁的小番茄很受人們喜歡﹔透過鏡頭,我們實際來到台灣屏東高樹的蕃茄園,看看當地小蕃茄生長情形。

金黃的橙蜜香,和紅到驕豔欲滴的玉女小蕃茄,看起來是長滿整棵蕃茄樹,但實際上,受暖冬影響,蕃茄的生長和收成情況,並不如往年。

高樹果農李志明:「今年的話至少也有少三成到四成吧,因為它本身氣候太熱,它比較會落花也會落果,而且像我去年種的話,一般都是叉開來的,至少都有二、三十粒,你像今年都只有一串花而已,就差很多。」

47歲的李志明,三年前在朋友的指導幫忙下,開始嘗試種小蕃茄,從五分地到現在的一甲多種植面積,橙蜜香和玉女小蕃茄都有十來多甜度,由於口感好,訂單源源不斷。

高樹果農李志明:「本身這個橙蜜香你一定要像這種橙色,它的熟度才比較剛好,那你摘這種黃色,它熟度還不夠。」

農友李志明感嘆,要顧好小蕃茄的品質並不容易,需要花很多心思。

高樹果農李志明:「這蕃茄講實在不好顧,因為它本身就怕水,像今年這種氣候本身也就不好顧,所以說你要看甚麼樣的氣候,你要怎麼樣去栽培它。」

雖然今年蕃茄少收,不過,品質和口感並不輸往年,價格也沒有很大的波動,還是贏得消費者的支持。

新唐人亞太電視葉子棻、李涓榕台灣屏東報導

和服「十二單」

上期節目中,想必您對和服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的節目中向您詳細介紹日本皇族女子的正式禮服,「十二單」。

盧浮宮帕米賈尼諾繪畫展

「帕米賈尼諾」是文藝復興後期義大利畫家,被認為是拉斐爾的繼承者和義大利嬌式風格開創者。近日盧浮宮展出「帕米賈尼諾」的六十幅繪畫手稿,從這些手稿中,我們看到精美的油畫背後藝術家的艱辛付出。

近日盧浮宮推出十六世紀初期義大利畫家帕米賈尼諾繪畫展,展出了盧浮宮收藏的六十幅帕米賈尼諾手繪圖紙,以致力於繪畫研究。

策展人盧浮宮印藝部首席多米尼克·科德里耶(Dominique Cordellier)表示:「他有著令人難以置信的文化,不僅在繪畫藝術也在音樂藝術領域,這位高雅的天才少年很像是拉斐爾在世。」

文藝復興後期1503年,帕米賈尼諾(Parmigianino)出生在義大利巴爾馬(Parme),1524年他去羅馬工作,那時拉斐爾離世不久,他被繪畫界認為是拉斐爾(Raphaël)的繼承者和義大利嬌式風格(le maniérisme)開創者。

「他和拉斐爾的鏈接是直接的精神上的從屬關係,帕米賈尼諾屬於繼承時期而不是創始時期,這就是他與拉斐爾的不同。」

這位追求完美的青年天才藝術家擁有最美麗的手繪,精緻細膩唯美的外表和豐富的精神內涵。這些手繪用於繪畫和雕塑傑作,大部分畫於十六世紀二十年代。

「我們前面的這三張設計圖,這是帕米賈尼諾為他的終極傑作,所畫的五十張圖紙中如今留存的三張。」

帕米賈尼諾為他的傑作聖母像畫了五十張設計圖,這幅油畫如今收藏在佛羅倫薩烏菲茲美術館(« galleria del offizi » à Florence ),在背景的柱廊前,我們看到打開長卷的聖傑羅姆是半透明的,透過他的身體可看到他背後的臺階,他回頭探望的對像幾乎是全透明的,只能看到他的一隻腳。

「然後他逐步開始圍繞其主題,將聖母位置左移,讓右邊有更多的空間底部加步驟,伸展使其更優雅,賦予其更多的精神內涵而不是物質。」

聖母抱著孩子耶穌(la Vierge tenant l’Enfant Jésus),天使(Ange )和聖傑羅姆(saint Jérome )朝拜。

「我們看到一張一張的設計圖紙,帕米賈尼諾將其變更完善,在最初想法基礎上升華。帕米賈尼諾知道超越他們讓他們成長,升華他們給他們一個新的威嚴,更高級的比例這是我們以前從未見過。」

聖母抱著孩子耶穌,天使和聖傑羅姆(saint Jérome )朝拜。

一月一日耶穌割禮(Circoncision de Jésus )和聖母(Vierge )的淨化。

1523年至1524年大鬍子老人維雅拉多次出現聖家庭與小聖約翰在繪畫中。

聖母子在雲端,聖瑪利亞和一個捐助者在地上朝拜。

人們在一個城市前仰望天空祈禱。

聖羅克單膝跪地(St Roch),乞求上天。

聖母子賜福兩個下跪的男子,這幅畫的構圖來自拉斐爾畫的聖母。

帕米賈尼諾繪孩子低頭的畫面詮釋謙虛。

聖凱瑟琳的神秘婚姻(Le Mariage mystique de sainte Catherine),這幅油畫只完成了背景部分,人物還沒有上色。

聖母的寶座,四聖徒,聖者和天使。

聖約翰福音,聖安德魯,聖馬太,聖保羅。

聖家和小聖讓(la Sainte Famille avec le petie Saint Jean)。

聖傑羅姆的願景(la Vision de saint Jéro)是帕米賈尼諾的傑作之一,在畫展中我們看到劃中人物的素描手稿,躺在地上的老者。

帕米賈尼諾為彫刻畫的素描圖紙,聖保羅( saint Paul)和聖彼得(aint Pierre)的信念,他在尼祿前殉道,圖中迫害信徒的劊子手拿著刀。

三位少年雙臂抬起,在雲端騰空而起。

兩個在空中舞動的丘比特,這是帕米賈尼諾為帕爾馬的聖·喬萬尼·傑利斯塔教堂( l’église San Giovanni Evangelista à Parme)的壁畫手稿。

手持羽葉的丘比特,為豐塔內拉托的羅卡三桑維塔勒的壁畫(la Rocca Sanvitale à fontanellato)畫的設計圖。

聖西西里(Sainte Cécile)手持低音提琴,丘比特相伴。

馬司雅思(Marsyas )從水中拾起笛子。

長鬍子老人,我們看到帕米賈尼諾研究人體哲學的精確比例。

坐在地上的男人,這是帕米賈尼諾為木雕畫的手稿。

彫刻用的手稿坐著的哲學。

司比耶和奧古斯都手指著天空。

菲麗哈和化作飛馬的土星(Philyra et Saturne)。

盧浮宮印藝部科學管理員勞拉·安吉露琪( Laura Angelucci):「藝術家帕米賈尼諾和拉斐爾一樣三十七歲離世,在他在羅馬學習和創作了許多傑作之後,和夢想成為一個新的拉斐爾之後。」

畫展中我們也看到了一些肖像素描,一張收藏家肖像素描和巴爾馬人吉安·加里阿左·桑維塔勒的肖像素描(Gian Galeazzo Sanvitale )。

特此鳴謝盧浮宮!

新唐人記者心慈盧浮宮採訪報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