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5年10月26日訊】(新唐人記者李靜報導)在中國經濟增速趨緩的現狀下,週一召開的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將要制定第十三個「五年規劃」。新唐人記者注意到,2005年胡溫執政下的五中全會始推出「五年規劃」,從「計劃」變「規劃」,一字之別,表明當局意欲突破計劃經濟體制。時至10年後,習李政權制定「五年規劃」,會比胡溫有什麼更大的突破呢?
胡溫時代「五年計劃」變「五年規劃」
從1953年開始,中共就開始編制五年計劃,延續至今已經編制了12個。今年是十二五規劃結束之年,同時是十三五規劃的布局之時。
2012年習李接替胡溫,當時是十二五的第二年,因此,十三五將是習李新政以來的第一個五年計劃。
中共的「五年計劃」從2006年胡溫時代,就改為了「十一五規劃」。「計劃」改為「規劃」,雖然一字之差,但當時輿論認為,儘管中共依然沒有改變「發展就是硬道理」的主軸,但也流露出當局對發展內涵的認識已有變化,邁向了破除計劃經濟體制的第一步,凸顯未來可能將會注重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作用。
維爾茨堡大學的中國經濟問題專家費多麗教授向德國之聲分析,「計劃」變「規劃「,說明不再給每家工廠規定產量,而只是一個框架性的文件。
她說,從「十二五」以來,這種五年規劃漸漸獲得了更多的關注。因為很多企業都已經學會了從這份文件里讀出一些指向性的信息,包括國家的投資將會流向什麼領域,哪些行業會得到政府的補貼。因此所有在中國進行投資的主體,都會關注這份規劃文件中釋放的政治信號。
李克強表態 中國經濟不死守某個點
將要發布的「十三五」規劃將會釋放什麼政治信號呢?
10月23日,距離召開五中全會僅三天,李克強在中共中央黨校講課時透露了一個訊號,7%的經濟增長並非定死的目標。
李克強表示,「我們從來沒有說過要死守某個點,而是要讓中國經濟保持在合理區間。」
稍早公布的中國GDP數據顯示中國經濟繼續下滑。同比增長6.9%,為2009年二季度以來首破七,但比發佈前市場普遍預期的6.5%到6.7%左右要高。
幾十年來,中共一直秉持「發展就是硬道理」,經濟高速增長給環境帶來巨大壓力,中國已成全世界最大污染源。
清華大學經濟學系教授胡鞍鋼表示,抓GDP這隻老鼠依然重要,但讓這隻貓從「黑」變「綠」更重要。
中國經濟轉型關鍵在於政治體制轉型
可以看得出來,從胡溫時代就開始謀求中國經濟轉型的方式,但一直成效不大。
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近日在首屆復旦首席經濟學家論壇上表示,過去成效不大的原因,就在於存在實現這一轉型的「體制性障礙」,關鍵在於建立一套有利於創新和創業的體制。他認為,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切實推進改革上。
習近平訪美前夕,曾接受華爾街日報書面採訪。習近平表態說,「正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習近平還「特別強調,無論發生什麼情況,中國都將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
外界注意到,10月中旬,習近平的經濟智囊,中財辦主任劉鶴到廣東調研,提出要大力推進市場取向的改革。
不過,外界對「市場化」究竟在中國經濟佔多少主導地位依然感到不明朗。
費多麗教授認為,只要國有企業在中國經濟體系中仍然被視為中流砥柱,只要它們仍然在某些行業享有天然的壟斷地位,得到各種補貼,各種特權,那麼這些企業的經濟效益不會太高,創新意識也不強。而這一點是北京自己深知的。
她指出,這就是中共必須為其體制支付的代價。所以,對於這份改革方案能否從根源上「治癒」國企的「痼疾」,她表示十分懷疑。
學者魏京生認為,要徹底地讓「市場化」發揮主導作用,就必須進行政治體制改革。要想加快走出中國經濟的瓶頸,實行民主化的速度和程度,兩者是呈正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