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施亮:現在的A股最怕的是一紙傳聞!

Facebook

現在的A股最怕的是一紙傳聞!

一直以來,傳聞對A股市場的影響始終存在。不過,一紙傳聞對股市的最終影響,還得要看相應的市場環境。換言之,如果A股市場處於持續高漲的狀態,那麼即使傳聞屬於重磅利空消息,也不會給股市帶來多大的衝擊。更可能的走勢,或是低開高走的行情。不過,當A股市場處於持續低迷的狀態時,則一紙傳聞對市場的衝擊力也就隨之提升了。

時下,A股市場正處於相對敏感的區間,指數也基本在年線與半年線之間展開寬幅震蕩的走勢。期間,雖然國家隊持續發力救市,但是其給市場帶來的提振效果也並不樂觀。顯然,對於目前相對疲軟的A股市場而言,只要稍有風吹草動的消息,就可能會給股市帶來致命性的衝擊。或許,我們可以認為,現在的A股最怕的是一紙傳聞。

本周三,在市場即將衝擊3800點一帶的重壓區域之際,市場卻傳來了一則頗具影響力的傳聞。據悉,證監會本周五將啟動再融資。不過,有相關人士表示,重啟再融資,是要重點解決已經上過初審會的再融資項目,但範圍不會太廣泛,或許就是針對某幾家公司。

對此,雖然消息仍未得到官方的有效確認,但一紙傳聞對股市的殺傷力立馬展現。截至周三收盤,上證指數下跌1.65%、深證成指下跌1.47%。至於中小板以及創業板指數,則分別下跌了1.59%以及1.73%。

證監會重啟再融資的預期,確實給市場帶來了一定的衝擊影響。不過,從實際情況分析,按照初期再融資的規模,其對市場的真實衝擊力並不會太大,而此時再融資傳聞對市場心理層面的負面衝擊卻更為顯著。

針對再融資重啟的傳聞,其實早已在今年7月下旬逐步傳出。不過,根據當時相關人士的表態,其推測國慶後再融資審核可能會全面啟動。

時至今日,雖然再融資重啟傳聞再度重現市場,但其對市場的衝擊力似乎有所加大。究其原因,還是在於時下A股所處的位置相當敏感。稍有一些風吹草動,則容易打破市場多空雙方的僵局狀態。

退一步來說,假如再融資重啟傳聞得以落地,或許下一步就是IPO的重啟。此時此刻,對於多數投資者而言,確實是相當地恐懼。因為,他們根本無法承受股市再度下行的壓力。一旦股市再度選擇向下突破的行情,則意味著剛剛得到階段性修復的市場投資信心又將會重回冰點,而後續市場要想重提投資者投資信心的難度,或許也會越來越大了。

值得注意的是,鑒於此次傳出的利空傳聞,市場似乎有種過分解讀的意味。或許,這也是在疲軟市場中「放大利空,縮小利好」的真實寫照。

事實上,在市場估值重歸理性之後,市場重啟再融資,並不會對市場造成致命性的衝擊。因為,此時此刻,對於多數上市公司而言,藉助股價的低迷,結合自身的發展需求,採取適度的再融資計劃,可以利於其公司的長遠性發展,更利於其加快轉型的步伐,並以此來鞏固自身的核心競爭優勢。

但是,在疲軟的市場環境下,再融資重啟卻會給市場帶來一個不好的印象,即從本已缺乏活力的股市中抽血,進一步分流市場的流動性。由此一來,在市場對消息面相當敏感的時刻,實則也讓管理層的政策出台處於進退兩難的地步。

投資與融資功能,本來屬於一個證券市場的正常功能。然而,對於時下的A股市場,即只有投資功能,卻沒有了融資功能。簡而言之,當前的中國股市就是一個不健全的市場。但是,面對如下低迷的市場環境,一旦重新恢復股市的融資功能,又不知道會給市場帶來多麼沉重的打擊了。

筆者認為,面對時下疲軟的A股市場,救市仍需繼續,且國家隊並不宜過早地撤退。至於再融資以及IPO的重啟,或許現在還不是最佳的時機。對此,筆者希望管理層能夠真正意識到當前市場神經的極度脆弱性,不要為了一時的融資功能,而毀掉了之前艱難實現的救市成果。

文章來源:作者博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