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中國16%大學生有自殺意念 沒對象風險更高

Facebook

【新唐人2015年04月07日訊】(新唐人記者明志綜合報導)世界衛生組織將自殺意念認定為評價自殺風險中最重要的一項指標。近日,有關專家對中國大學生近六數千人的自殺意念等方面展開了調查研究。參與調查的學生中,有自殺意念的學生佔到16.39%,沒對象風險更高,女學生有自殺意念的比男學生多。大陸媒體稱,這也是目前規模最大的有關中國大學生自殺意念的研究。

齊魯晚報報導,山東大學自殺預防研究中心(Centre for Suicide Prevention and Research, Shandong University)的研究者秦萍(音譯,Ping Qin)和唐方(音譯,Fang Tang),對中國大學生的自殺意念,以及社交網路、應對策略在減少自殺風險上的作用展開了研究,這也是目前規模最大的有關中國大學生自殺意念的研究。

研究者和武漢市六所高校進行了合作,共有5972名大學生(其中53.43%的男生,46.57%的女生;年齡跨度16-25歲,平均年齡20.85歲)參與了調查。

在所有參與調查的學生中,有自殺意念的學生佔到16.39%,他們報告自己在近一年內有過自殺的想法。其中15.82%的學生只是偶爾這麼想,而剩下0.57%的學生卻經常考慮自殺。有一點值得注意就是,女生中有自殺意念的人比男生多57%——這也符合中國女性自殺人數多於男性的現狀。

研究者發現,在校園中沒朋友又沒對象,而且不愛參加社團的學生自殺風險更高。在那些覺得自己連一個好朋友都沒有的人中,40.74%都報告自己曾有過自殺的想法。可見社交和自殺意念之間存在高度相關。研究者據此認為改善社交能力對預防自殺大有裨益。覺得自己沒有朋友的人,自殺風險更高。他們中40.74%都報告自己曾有過自殺的想法。

研究者表示,隨著大學擴招,學歷貶值,大學生要面臨更嚴峻的學業和工作競爭。責任和壓力這兩座大山可能會壓垮這些身心尚不完善的年輕人。學校需要從社交和應對策略兩方面著手,降低在校大學生的自殺風險。學校可以經常開展一些既能交朋友,又能學習應對策略的活動,比如以班級為單位定期進行素質拓展活動,或是由專業的心理健康老師開展團體輔導。這些工作需要由學校的心理健康機構承擔起來。

這項研究雖然沒有提出社交、應對策略和自殺意念之間直接具有因果性的證據,但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改善社交環境以及提高個人應對能力可以部分降低自殺風險。今後,高校心理健康工作或許可以從這兩個方面進行更加深入的探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