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院體檢套餐名目繁多 被指包裝為商業陷阱

Facebook

【新唐人2014年12月4日訊】(新唐人記者唐明綜合報導)中國大陸醫院體檢套餐名目繁多,價格最貴上萬。調查表明,據相關報導,「中國式體檢」可謂一朵奇葩。其背後,不僅是醫療服務體系的不完善、行業監管的不得力,而且是滲透整個社會的「醫療化的生活」。據業內人士表示,究竟要不要做體檢,由個人做選擇。但中國的問題是,管理部門、商人與醫療界已經聯起手來,耗費大量資源,將體檢包裝成了一個令外行人看來無懈可擊的商業陷阱。

「中國式體檢可謂一朵奇葩」

據北京市體檢質量控制和改進中心、北京市體檢中心主任張靜波介紹,目前北京市准予開展健康體檢的醫療機構達204家,從事健康體檢的業務人員達到了近萬人,為320餘萬市民提供了健康體檢服務。

據統計,截至2013年,大陸體檢市場規模已達到600億元人民幣。據《中國新聞周刊》,每年大體檢機構總裁俞熔提出的商業理念是:未來,醫院不再是用戶的「入口」,而體檢機構才是。只要抓住這一入口,就有機會成為整個醫療健康產業的「百度」。

據慈銘北京雍和宮體檢分院院長莫金銳介紹,起初,慈銘的檢查項目只有十幾項,但如今總共有1000多項。楊豐韋說,「實際上,由於體檢都是由單位買單,大部分體檢還是集中於幾百塊錢的中等價位套餐。」他說,國內體檢行業的共同野心,就是讓體檢能夠納入到醫保範圍。

商業體檢行業在中國擴張式發展的過程中,則一直缺乏專業的論證和規範。吳海雲說:我們大量的保健經費都被投入到了這些其他國家並不推薦進行的篩查當中——這些檢查有的不具備證據支持,有的則具有極差的投入與產出比。

醫生吳海雲說,他自己從不接受那種成套包裝的體檢,只是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每隔幾年檢查一些具體項目。他表示:「世界上幾乎沒有第二個國家,體檢行業如此紅火,如此花樣繁多。『中國式體檢』,可謂一朵奇葩。」

體檢被包裝為商業陷阱

檢查什麼項目?由誰來決定?聖西睿智對這個問題表示,美國有一個成立於1984年的預防醫學特別工作組,這是一個由全國預防醫學與循證醫學的專家志願組成的獨立組織。美國醫生們需要參照政府提供的體檢項目清單,來確定誰需要做什麼檢查。而這個清單,就是由這個預防醫學特別工作組制定的,以保證所有檢查項目都建立在循證醫學的基礎之上。在英國,也有類似的制度。因而,聖西睿智特別希望中國也能有這樣的措施,來保證體檢項目的科學性,而不是由商業體檢機構自己設計「套餐」。

哈爾濱市兒童醫院醫生、科普作家李清晨說,他自己及其親屬從來不考慮去商業體檢機構做體檢。「商業性體檢機構里的醫生,他們有能力判定一些稍微複雜一點兒的情況嗎?那些在網上很活躍的商業體檢機構,主要目的還是千方百計讓顧客掏錢。即使是大型公立醫院的體檢中心,雖然號稱是非營利性的,也都在按照商業模式運作。過度商業化的體檢無法做到個性化的定製體檢方案。此外,以營利為主要目的的體檢機構,在觀念上能不能跟得上最新的醫學證據並與之相符合,也值得懷疑。」

山東大學衛生管理與政策研究中心教授張成琪認為,體檢醫生與受檢人群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必然會導致體檢服務的誘導需求。許多醫院推出了名目繁多的體檢套餐,然而由於相關專業知識的缺乏,受檢對象對這些體檢項目或者體檢套餐,無從選擇。

與單純做體檢的民營機構不同,對於公立醫院來說,體檢還能帶來額外的收入:在體檢中發現健康問題的「顧客」,可以順便轉換成醫院的「病人」。廣東省人民醫院體檢中心主任袁向東算了一筆賬:「如果查出疾病的這10%都去了門診,其中還有1%~2%的人住院,那麼(每年的)間接效益就有五六千萬元。」

由於可以利用醫院的現有設備,再加上現成的品牌效應,體檢業務成了公立醫院手到擒來的一塊肥肉。體檢和藥品、診療並列,目前已經成為醫院收入來源的三大支柱之一。

在吳海雲看來,究竟要不要做體檢,個人有自己做選擇的自由。但中國的問題是,管理部門、商人與醫療界已經聯起手來,耗費大量資源,將體檢包裝成了一個令外行人看來無懈可擊的商業陷阱。

外界看中國式體檢

在接受體檢的過程中,來自美國的醫生聖西睿智見識了中國體檢機構里各種自創的花樣和過度檢查。而更令他感到不安的是,在他接受體檢兩個小時的過程里,沒有任何醫生詢問他的病史,哪怕是一次。「沒人問我現在服用什麼藥物、當前的健康問題、過敏史、家庭病史,或者手術史。甚至沒人掏出過聽診器聽聽我的心臟和肺部情況,也從沒有醫生檢查我的皮膚上是否有可疑的痣,或者觸摸我的腹部,看看是否有硬塊。」

這讓聖西睿智十分擔憂。作為一名醫生,他明白,80%~90%的診斷都是通過病史和身體體征做出的,各種檢測只不過是確定或否認醫生判斷的一種手段。因此,任何百分之百依賴於儀器、化驗,而不詢問病人健康歷史的機構,都無法提供有效的和高效率的健康服務。聖西睿智說,這種所謂的身體檢查,是他在美國的醫院里聞所未聞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