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項目造假 南师大教授涉貪62萬元

Facebook

【新唐人2014年11月29日訊】(新唐人記者梁東綜合報導)一個早已被拆除的設備,在專家評定時竟通過驗收,一份子虛烏有的「經濟效益狀況表」,在申報時也一路暢通。中國大陸科研項目的造假情況日前再次受到關注。有網友痛呼「中國哪一行不是這樣?連扶貧款一樣貪,問題在體制。」

無產品無效益 項目卻獲驗收通過

據大陸媒體報道,南京師範大學教授顧正桂實施的一個科研項目(「反應精餾耦合高效萃取製備99.7%甲縮醛的工業化研究」),涉嫌在不具備評審條件的情況下通過專家組驗收,獲取江蘇省教育廳扶持資金12萬元以及南京師範大學配套項目經費50萬元,甚至憑此獲得了江蘇省知識產權局頒發的優秀專利獎。

根據舉報材料,在專家組評審該項目時,所考察的工廠根本沒有任何生產甲縮醛的裝置,也從未生產過甲縮醛產品,但是項目卻獲得「通過驗收」的意見。

江蘇省教育廳科技產業處聲稱,他們只從管理層把關,無法從技術層來核實,項目的研究內容、創新內容、主要經濟技術指標等均由學校把關。

不僅如此,顧正桂的這個項目還涉嫌偽造經濟效益,獲得江蘇省知識產權局2011年12月頒發的江蘇專利優秀獎。

江蘇省知識產權局專利處吳處長向記者出示了該項目的申請書,其中的「經濟效益狀況表」一欄明確顯示,該項目在2009年-2010年間,共生產工業級甲縮醛16200噸,99.7%甲縮醛3980噸,總計新增產值12235.8萬元。

然而,如上所述,從未生產過甲縮醛產品的工廠是如何創造出這些價值的呢?

江蘇省知識產權局專利處對此表示,他們舉辦的評獎活動本著相互誠信的原則進行,被評獎人對自己提供的相關材料真實性負責,該局更多的是從程序上進行審核,根本無法確保每個材料能夠萬無一失。

科研腐敗比比皆是

近年來,科研腐敗已成熱點話題,違法違紀案件時有曝光。科研項目經費管理出現的惡性問題更是讓人觸目驚心。

今年10月,大陸官方發佈了《2013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統計顯示2013年中國共投入科研經費高達11846.6億元,比上年增加1548.2億元,增長15%。

但另一項中國大陸科協曾發表的的調查數據顯示,大陸科研資金用於項目本身僅佔40%左右,大量科研經費流失在項目之外。如此推算,僅2013年一年,中國起碼有7000億的科研經費被揮霍一空。

這麼大筆的錢怎麼隨意就能到了各科研部門甚至個人的手上?上面的例子證明了各個所謂審批、監管、驗收部門毫無責任感可言。造假也能過審批、不論證也可立項、沒條件也得資金、未完成也過驗收。

據了解,由於中國大陸巨額的科研經費,掌握在少數不懂技術的行政主管部門官員手裡,造成種種權利尋租的怪象,經費的分配不是基於科研人員學術水平的優劣,而是看關係。科研經費「擴大用途」「擠占挪用」已成普遍現象,有的單位用作工資福利。有的用作會議費、考察費、出國費用,甚至有的用來買車、買傢具、裝修、蓋房子。

納稅人的血汗錢,就這樣被百萬、千萬、上億的侵佔貪污掉了。

如網友所說:中國哪一行不是這樣?連扶貧款一樣貪,問題在體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