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天然氣大單 3大疑團解析

Facebook

【新唐人2014年5月26日讯】(新唐人記者劉嵩、韋青一採訪報導)中共和俄羅斯經過10年的談判,于近日簽署了4000億美元的天然氣大單。這項倍受關注的協議因存在價格不明朗等疑團,頗令外界困惑。中俄官方究竟為何不明確宣布天然氣價格? 這項合同對中國而言是虧了還是賺了?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學者陳破空在接受新唐人記者採訪時,對這些疑問進行了解析。

天然氣價格為何不明朗?

陸媒報導稱,中俄此次簽署的天然氣合同,是中國有史以來簽署的最大單筆合同。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對於這項備受關注的協議,中俄官方都未明確宣布天然氣的單價、總價。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學者陳破空對此指出,因對歐洲的天然氣供應受到了烏克蘭危機的影響,俄希望轉向中國市場,因此它有求于中國,可能會適當降價,而為了不影響歐洲用戶,決定不公布價格。

陳破空:「首先是俄羅斯出於對歐洲市場的考慮。因為它賣給歐洲的是380美元(千立方米),而中國與它談了10幾年,都談不成,就是因為價格談不攏。中國希望價格更低一些。中國找到了其他的代替能源出口市場,所以目前情況下,俄羅斯是有求于中國,因為它希望在歐洲失守的情況下,轉移到中國市場。所以從商業的邏輯上來看,俄羅斯可能會適當的降價。但是它不會公布這個價格,是怕影響到歐洲的用戶,認為不符合市場經濟的原理,不符合市場價格。」

俄羅斯方面稱,因為遠東地區氣候惡劣,管道運輸成本較高,所以對中國供氣的價格期望高於對歐出口價格。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歐亞所研究員孫永祥推斷,俄提出的價格是388美元/千立方米,而中方提議的價格為380美元/千立方米,最終價格可能居於兩者之間。

為何此時簽署?

中俄此次簽署天然氣合同,正值俄羅斯因介入烏克蘭危機受到歐美全面制裁之際,必須降低天然氣價格,擴大其他市場。而且據報導,由於擔心俄會因烏克蘭危機中斷對歐洲的天然氣供應,歐盟正加速推進尋找替代來源的計劃,並試圖阻止俄擴大對歐洲的天然氣出口。這進一步促使俄羅斯將目光投向亞洲。

陳破空認為,俄羅斯此時有求於中國,中共選擇此時簽約,是利用了烏克蘭危機。

陳破空:「對中國來說,它也需要巨大的能源。那麼這個時候談了10年終於談成,完全是因為利用了烏克蘭危機,能夠談成這個交易。」

美國紐約城市大學政治學教授夏明指出,中俄雙方簽訂這一合同,也有各自的戰略考量:「兩個國家都面臨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在東西兩邊對它們進行包括經濟制裁、政治上的批評、圍堵等等,這些國家必然想尋求一種合作。」

中國是虧還是賺?

那麼中俄這項天然氣合同對中國是利還是弊?陳破空認為,現在言之還過早。短期看來可能謀利,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如果中國對俄天然氣形成依賴,而中俄又發生衝突,那麼不排除俄會像當年對待烏克蘭那樣,切斷對中國的天然氣供應,給中國帶來災難。

陳破空:「如果中國形成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那麼這個天然氣管道伸到中國,就好象一根繩子綁住了中國。我們知道,俄羅斯曾兩次切斷對烏克蘭的天然氣供應,對烏克蘭造成極大的困擾。後來,發生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事件后,俄羅斯還抬高了給烏克蘭的天然氣價格。如果中俄之間,像歷史上多次發生衝突那樣,發生對立。俄羅斯會不會切斷天然氣供應,或者會不會違背協議,抬高價格? (如果這種情況發生),都可能給中國帶來災難。也就是說,如果中國一味的依靠俄羅斯的天然氣資源,在短期看來可能謀利,但長遠看來,可能帶來嚴重的損失,可能在主權上有所付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