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能復生!最新技術探秘

Facebook

【新唐人2013年11月22日訊】據美國《探索新聞》(Discovery News)網站報導,生死並非一線間,最新技術有希望使人在心臟停博幾小時後,起死回生。

過去,當一個人停止呼吸和心臟跳動時,便可以宣布死亡,這是傳統意義上對死亡的定義。然而,科學家最新的研究表明,真正的死亡其實是在傳統意義死亡之後的一個過程,並非瞬間行為。

也就是說,當一個人停止呼吸和心臟跳動後,細胞才開始其死亡的過程。紐約州立大學危病急救醫學助理教​​授薩​​姆·帕尼亞(Sam Parnia)說:「這一過程可以持續數小時,而我們有逆轉這一過程的可能性。」

死亡究竟是一個怎樣的過程呢?

許多人在瀕臨死亡時,會看見白光。那麼死亡到底是一個怎樣的過程呢?

科學家曾經認為,當心臟停止跳動,身體得不到血液供應時,腦細胞也無法獲得氧氣和其他營養物質,這種狀態只需持續幾分鐘,就會造成永久性腦損傷。然而最新的研究成果顛覆了這一觀點。哥倫比亞大學的神經學教授斯蒂芬·梅耶(Stephan Mayer)指出,當心臟停博時,死亡過程才剛剛開始。

缺氧造成的腦損傷是分階段進行的。最開始的幾秒之內,大腦活動便會受到​​影響。直到幾分鐘之後,由於缺乏醣類的供應,人體才會開啟細胞死亡的過程。當人體進入「缺氧狀態時,我們知道會有一整套信號逐步發生,傳達給細胞開啟死亡過程。

賓夕法尼亞大學急診醫學教授蘭斯·貝克爾(Lance Becker)博士說:「我們有機會可以稍稍修改整套程序,就相當於給整個程序裝上一個剎車。」

起死復生的關鍵是什麼呢?

讓我們來看看一些成功的「復活」病例報告,多數病人都是在大腦和心臟停止活動數小時之後得以復蘇,他們有些只有輕微的腦損傷,另一些則完全沒有造成腦損傷。專家稱,除了先進的醫療護理,能夠「復活」的關鍵是體溫降低(hypothermia)。

所謂的體溫降低是指,人體的核心體溫下降到低於正常體溫98.6華氏度(約為37攝氏度)以下。體溫降低之所以成為「復活」的關鍵,是通過減少大腦對氧氣的需求,從而終止已被啟動的細胞死亡程序,最終保護大腦不受損傷。基於這一原理而發展的體溫冷卻技術,使得許多心臟停博的病人得以恢復。但在腦損過重的情況下,這一方法也於事無補。

根據科學家的進一步研究表明,成功的複活還取決於患者在心臟跳動恢復之後能否得到的有效的治療,以及如何在體溫冷卻治療後,重新恢復體溫。

蘭斯·貝克爾教授說:「我們正在研究的方向也許有悖常理。依照常理,如果一個人缺氧,我們會給其輸氧;如果一個人的血壓降低,我們就該設法提升血壓。」然而在現實中,當病人剛剛開始對搶救有所反應,心臟慢慢恢復跳動時,突然性的血流沖擊和大量的氧氣輸入反而會造成大腦神經損傷。所以,有控制地向大腦輸氧可能才是「復活」的關鍵。

復甦技術適用於什麼情況呢?

儘管體溫冷卻技術已經被研究了數十年,科學家似乎無法確定這一方法的有效性。近年來,有研究證明體溫冷卻技術能夠促使瀕死患者的複活和康復,許多專業學術團體如美國心臟協會建議,在病人恢復血液循環之後,可以考慮採取體溫冷卻治療。

事實上,儘管體溫冷卻系統從理論上說,是行得通的,但是並沒有普及到所有醫院的重症監護治療。據薩姆·帕尼亞說,在美國,真正得到該系統治療的患者,大概只佔所有可能從該療法受益患者的10%。

 

帕尼亞認為,在理想的條件下,人體復甦過程採用醫療器械代替人工進行胸部按壓,由此可以確保對大腦進行適量的氧氣和血液供應。在心臟恢復跳動之後,體溫冷卻和減少輸氧量可以增加病人復甦的機率,防止腦損傷。

新技術帶來了什麼新的倫理問題呢?

在醫學實踐中通常採取比較保守的做法,不對遭受嚴重腦損傷的患者進行複蘇,否則該患者可能會處於無休止的昏迷狀態中。即便是在病人心臟停博幾小時後,嘗試讓其複蘇也存在較高的腦損傷風險。對於那些復甦治療的支持者來說,這些風險無疑提出了新的倫理問題。

儘管如此,斯蒂芬·梅耶仍然堅持認為,人們對腦損傷及死亡的認識是不完整的。雖然沒有辦法確定損傷的程度以及是否可以恢復,但是可以確定,傳統意義上關於腦損傷不可恢復的觀點是錯誤的。在充分驗證之前,就過早斷定死亡,可能會將僅有的生存機率抹煞掉。

蘭斯·貝克爾也堅持表明,儘管人工延長壽命並不一定適用於每一個病例,但作為醫生,就該毫無保留地,嘗試所有可行的方法來救助患者,不能半途而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