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堅:從華潤集團宋林事件看國企與市場經濟

Facebook

【新唐人2013年8月25日訊】國企乃統治集團內部傾軋的舞台

新華社《經濟參考報》記者王文志七月十七日凌晨通過微博,實名舉報副部級官員華潤集團董事長宋林等高管,在收購山西金業資產的百億併購案中故意放水,致使數十億元國資流失,認為宋林等已構成瀆職,並有鉅額貪腐之嫌。

當天下午,華潤集團就發佈聲明稱,所謂舉報中存在諸多揣測、臆斷乃至惡意誹謗之辭。不過,華潤集團的聲明過份簡單,似不能解除看過新華社記者舉報微博的人們的疑惑。

十八日上午,華潤電力小股東維權發佈會在京召開,發佈關於華潤電力六名股東控告二名現任及前任華潤電力董事,追究其高價買山西金業煤礦資產的責任一事,香港高等法院已立案,八月初開庭審理。不過,審判程序時間將會拖得很長。

與此同時,中紀委通過有關記者電話諮詢後也對外確認,「收到舉報,目前已在程序處理中」。

不過到了七月二十五日,受到舉報後的華潤集團董事長宋林首次高調出現在國資委的會議現場。這次會議由國資委舉辦,國資委主任蔣潔敏等出席。華潤被國資委授予「業績優秀企業獎」,華潤集團及宋林似乎仍然得到國資委的力挺。

明眼人都看得出,華潤董事長宋林遭舉報或因其所屬派系失勢所致,是中共統治集團內部傾軋所為。新華社記者王文志的實名舉報背後應另有其人,否則,在一個多月前的六月九日,《成都商報》前記者李建軍曾在實名舉報中涉及宋林,內容與王文志舉報所述相似,為什麼卻無聲無息了呢?

華潤集團早在中共建政之前就是中共在香港的黨營企業,長期以來一直掌握在陳雲、姚依林等政治勢力手中。江澤民時代,海外事業掌握在曾慶紅手中。而華潤集團作為老牌重要的海外國有企業,其一二把手非要有強有力的政治背景不可。只是我們現在還不清楚,宋林究竟是有曾慶紅的背景,還是屬於陳雲、姚依林派系的人物?

如果屬於後者,宋林的後台就是繼承了陳、姚政治派系遺產的姚家女婿王岐山,宋林現在被舉報也很正常。王岐山在新一輪中共高層路線鬥爭中以反腐倡廉得罪了不少既得利益者,他們正要反擊報復。宋林如果屬於曾慶紅派系,那麼現在受到新上台的習李王主流派打擊就更正常了。

不管宋林屬於中共的哪個派系,在現今這個當口,有把柄會受到攻擊,但也會有人出來保護。這大概就是華潤集團及宋林受到新華社記者實名舉報的真正內幕。

國企不一定遵守市場規則

我們其實並不那麼關心華潤集團及宋林究竟屬於中共哪個派系,更不關心宋林之輩前途死活。我們更加關心的是,名義上作為國有企業、上市企業(甚至是在市場規則比較規範的境外資本市場上市)的華潤集團,怎麽這樣容易搞那些齷齪的勾當?

新華社記者實名舉報的事情並不複雜。二○一○年,央企華潤集團所屬的華潤電力以不可思議的百億元高價收購山西金業集團所屬十個資產百分之八十的股權,它比其他有意收購者報出的估價高出五十億元,其評估明顯有嚴重問題,華潤且提前支付收購款項,造成數十億元的國有資產流失。

事情果真如此,的確十分不可思議。市場經濟體制下的企業,都是以盈利作為企業行為的主要動機,明顯賠本的事,哪個企業都不會幹。可是華潤是國有企業,對於企業高管來說,企業不是自己的企業,與自身利益並不休戚相關。然而,華潤電力是在香港上市的公司,照理它是公眾公司,是暴露於市場之中,受到市場、尤其廣大中小散戶的密切注視。可是,公眾三年來似乎根本不知曉該公司上層是否有這麼一個大虧本的交易。

上市公司有董事會和監事會,正常的情況下,董事長不能一手遮天,尤其是國企或者國有控股公司的董事長沒有一個個人能夠控股的,假如真有記者舉報的事情,不要說華潤電力的監事會沒有起到監管的作用,董事會中的其餘十九名董事,可能被指與一把手宋林同流合污或是服從一把手。這不得不說與中國的國有企業或者國有控股企業的特殊性質有關。

中國的國有企業和國有控股企業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不是不要賺錢,企業盈利與否同樣是企業上級對企業高管考核的主要目標之一。不過,國有企業和國有控股企業的高管能不能保住自己職位的最關鍵的要素,不是企業能否盈利或者盈利多少,而是能否獲得政府中的企業上級領導信任,從而獲得高管職位的任命。因而,企業高管的利益不一定要從企業的盈利中獲得,這就使企業失去了自身的與生俱來制約貪腐的能力。

同樣的道理,董事會成員及監事會成員,基本上都是由上級領導甚至是由企業主要領導(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任命的,他們對企業主要領導的監督作用就十分有限了。

而當董事會、監事會意見一致時,公眾往往被剝奪了信息知曉權,公眾的監督作用也就喪失了。

對這樣的企業,缺失了擁有最大廣度和最深深度的市場監督,那麼只剩下上級領導的行政監督及媒體輿論監督。而行政監督雖然有力然而縫隙很大,這兒暫且還不說行政監督中上下勾結十分容易,至於大陸媒體監督的力度,那就更不值一提了。

從根本上來說,中國特色的國有企業與市場經濟體制是不相容的。然而,這樣的國有企業正是中共政治經濟社會的基礎。在這樣的體制內,不管是保守派還是改革派,貪污腐敗乃是正常現象,「清官」不但是「稀有動物」,而且也不能對這個體制、這樣的國企起多少作用,反而這樣的「清官」在這樣的體制中極易變成貪官。所以,發現有中共統治層內的某些派系成員有所貪腐,那也是十分正常的,千萬不要大驚小怪。

文章來源:《動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