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購買中國製造背後的「隱藏代價」

Facebook

【新唐人2013年8月8日訊】(新唐人記者姜曉文綜合報導)建於1964年的韋拉札諾海峽大橋,連接著布魯克林和史坦登島。現如今,這座北美最長的懸索大橋面臨緊急維修和更新,然而這筆價值3千4百萬美元的鋼材和構件生產項目卻被中國承攬。在世界輿論為此嘩然的同時,大量學者專家開始憂心「中國製造」侵入美國后所帶來的「隱藏代價」。

面對大橋整修工程被外包給中國的決定,美國紐約的大都會運輸署解釋稱,因兩家前來接洽的美國公司都缺乏工程所需的生產空間、特殊設備和財力,故選擇了中國建造商。但鋼鐵工人聯合會稱,他們很快就找到了另外兩家有足夠能力完成這個項目的美國橋樑建造商,距離紐約市不到100英里。鋼鐵工人聯合會副主席康威說,工程被外包給中國,真正的問題是錢。

《紐約時報》中文網的一篇評論文章稱,中國製造廉價,但它常常會帶來一些隱藏成本,這項工程外包給中國,似乎沒有考慮購買「中國製造」帶來的全部額外代價。

例如,在02年啟動的維修和擴建舊金山—奧克蘭海灣大橋項目中,美國加州本指望通過「便宜」的中國鋼材,節省成本。但卻因為中國鋼鐵廠家造成的焊接缺陷等問題讓該項目延誤了幾個月。而且工程問題百出,多半是由於使用了中國的勞力和配件,一些螺釘出了問題,迫使好幾處橋段返工重新整修,導致了巨額成本超支,失去了大部分成本優勢。

但美國人最擔心的是安全問題,美國紐約州參議員薩維諾表示:「我們擔憂中國廠商缺乏專業經驗可能導致成品低於標準。」

眾所周知,中國產品生產低劣、危險。從含鉛的玩具、有毒牆板,到添加三聚氰胺的寵物食品以及被超硫酸化硫酸軟骨素污染的肝素,都讓人驚恐。而在建築橋樑問題上,自2001年7月以來中國已經有6座橋樑垮塌。官方都承認,豆腐渣工程和低劣建築材料是導致事故的重要原因。

與此同時,工程被中國承攬,也會影響美國的經濟和環境。每個通過向美國市場傾銷而產生的中國就業崗位,都意味著一個美國就業崗位的流失。如今有2000多萬美國人沒法找份體面的工作,如果維修韋拉札諾大橋的工程由美國公司來承擔,就會為美國人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該文作者、執導過紀錄片《致命中國》(Death by China)的加州大學歐文分校商學院教授彼得•納瓦羅(Peter Navarro)指出,大都會運輸署的決定不僅忽視了社會代價,還忽視了在環境和人權方面的影響。中國鋼鐵企業的噸鋼污染物和溫室氣體排放量顯著超過了美國工廠,這不僅會加快全球變暖,更是對美國本土造成直接的負面影響,因為越來越多來自中國的污染物正通過高空急流穿越太平洋。

批評人士還指出,大都會運輸的決定實質上支持了不中國專政統治集團。有人質問:中國鋼鐵工人在沒有安全防護的情況下可以每天工作12小時,每周工作六到七天,難道要迫使美國鋼鐵工人接受同樣的條件來跟他們競爭嗎?

有媒體評論說,不論是購買中國的橋樑鋼材還是小姑娘的洋娃娃都埋伏著隱形代價,而且價格不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