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傳濤:中共總是用「幾十年一遇」塞責

Facebook

【新唐人2013年7月10日訊】「50年一遇」是一種話語系統。過分強調「N年不遇」,體現了行政思維中的天災意識,至於有沒有人禍、有多少人禍、有沒有問責、該向誰問責、如何把下水道建好,都根本不用去計較了。

武漢市水務部門通報,武漢近日遭遇的降雨達到「50年一遇」水準,堪比1998年洪水,遠超該市現有排水能力。除少數路段,其餘漬水點已逐漸消退。據此前新聞報導,7月5日至7日,武漢市遭遇持續強降雨,暴雨造成該市城區數十處地段漬水嚴重,交通幾近癱瘓。

又到一年暴雨時節。在這個時節裏,有一個辭彙恐怕會時不時地竄進你的耳朵——「幾十年一遇」的暴雨。你看,剛剛經歷過暴雨的武漢,就又把「50年一遇」的詞語搬上桌面了,搞得廣大市民都以為這確實是傷不起的「天災」。

可是,細心的讀者已經發現,無論是去年還是前年,都似乎聽到過「幾十年一遇」的說法。說實在的,「暴雨讓城市變成海」不過才四五年的時間,如此之短的時間裏便有如此之多的「幾十年一遇」,這讓我等活了不到30歲的80後,頓時有了某種滄桑感。

「看你明年還說是‘多少年一遇’」——這是去年有網友提出的尖銳問題。當時,有城市稱遇到了「50年一遇」的暴雨;有的城市更狠,甚至說遇到了「61年一遇」的暴雨。除了這幾座城市,宣稱自己遇到「幾十年一遇」暴雨的城市還有許多。官方不停地說「幾十年一遇」,不知道這是太幽默了,還是太不幽默了。可是,假如「五十年一遇」變成「年年遇」,背後的官場敍述方式也需要引起反思了。

去年的時候,全國多地暴雨。但總有些地方,據說從沒被淹。它們甚至有幾百年前修建的排水管道,據瞭解,無論下多麼大的雨,在這些地方,只會雨過地皮濕,很快就滲流得一乾二淨,地面只略顯潮濕,而秘密就在地面鋪設的青磚和地下的涵洞中。足以見得,能夠抵禦「幾百年一遇」暴雨的工程,從來不需要強調客觀方面的問題。

「50年一遇」是一種話語系統。過分強調「N年不遇」,體現了行政思維中的天災意識,至於有沒有人禍、有多少人禍、有沒有問責、該向誰問責、如何把下水道建好,都根本不用去計較了。我國有個成語叫做「天災人禍」。其實,古人將「天災」與「人禍」放在一起絕非偶然,因為歷朝歷代的所謂天災,很多都離不開人為製造的禍端。在「幾十年一遇」的話語之中,我們卻只看到了「天災」,而沒有看到「人禍」。

每一位市民,其實並不想聽「幾十年一遇」這樣一個並不高明相反還非常拙劣的藉口。一座城市,不能僅迷戀於地上建築的宏偉,而拒絕修葺並不光鮮的下水道——對於這座城市的水務和市政管理部門,市民們更想聽到的是,他們能用多少年的時間來治理好城市的排水問題。從此之後,還請少些「幾十年一遇」,多些「幾年整治」。

文章來源:作者博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