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對朝鮮貿易少 頻觸敏感禁運

Facebook

【新唐人2013年05月07日訊】(中央社記者張銘坤台北7日電)又傳台商違反禁運北韓(另譯 朝鮮)的規定遭美國處置,近年已有不少類似案件,台灣司法單位多以違反貿易法處理,多案均不起訴或緩刑。

根據國際貿易局的統計資料,台灣與北韓在2012年的貿易總值為5291萬美元,主要是從北韓進口貨品,出口只有1107萬美元。

就台灣對亞洲國家的貿易來說,和北韓的貿易算是少的,台灣和南韓在2012年貿易總值達269億美元,台灣和北韓的貿易相形之下只是「零頭」。

美國檢方今天表示,與北韓有關係的67歲台灣男子Alex Tsai Hsien─tai(中文姓名蔡顯泰)利用兒子開設的空殼公司,將可用以製造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機械從美國走私出境。

美國檢方說,上週蔡姓男子在愛沙尼亞被捕,現正等候引渡。至於他36歲的兒子Gary Tsai Yueh─hsun則在美國伊利諾州家中被捕。

蔡顯泰先前在台灣也曾被司法機關偵辦,他2006年將「放電加工機配件水雜質過濾器」3組運往北韓,2007年兩度將一批同樣被列為管制品的二手電腦透過空運方式輸往北韓。台北地院審理後,依觸犯貿易法中的「非法輸往管制地區罪」2罪,各處拘役20天、30天,應執行拘役40天,得易科罰金、緩刑2年。

除了蔡顯泰的案件,法務部調查局2007年曾宣布偵破「怡正實業」出口可用來抽取核子及生化武器原料「濃縮鈾」、「鈽」的精密「過濾器」零組件至北韓,全案移送檢方。

但是檢察官調查後認為,產品經送鑑驗,僅是一般工業用的「鑄青銅Y型過濾器」,承辦檢察官偵結給予負責人不起訴處分。

幾個案件下來,讓外界誤解台灣不理國際禁運大賺北韓財,日本媒體甚至曾指台灣已成北韓的物資「轉運站」。

事實上,中華民國雖然不是聯合國的會員國,自民國95年6月起就主動配合聯合國協議和各國出口管制現況,訂定「輸往北韓及伊朗之敏感貨品清單」。

另外,台灣也將北韓列入戰略性高科技貨品(SHTC)管制地區,配合國際間防堵核子、飛彈、生化或其他大規模毀滅性武器之擴散,加強對軍用品或軍商兩用產品輸出入管理。

在北韓持續受禁運的國際情勢下,台灣廠商出口工業產品到北韓必須格外小心,最好先拿到國貿局的輸出許可,以免誤觸法網,遭受牢獄之災,也避免台灣形象被國際誤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