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悔之: 6000萬+N,李克強再遇朱鎔基難題

Facebook

【新唐人2013年5月7日訊】《鳳凰週刊》刊載的《中國財政到底養了多少人?》一文,讓人看了不禁目瞪口呆。

文中說,「財政部在2012年出版的最新的《2009年地方財政統計資料》中披露的資料顯示,到2009年年底,全國不包括中央的地方財政供養人口為5392.6萬人。這些都是有公務員編制或者事業單位編制的體制內人員。除此之外,中國還存在大量的準財政供養人員,包括現有60餘萬個村委會以及8 萬餘個居委會——兩者總人數約為275萬人。加上這部分准財政供養人口,到2009年年底,中國財政實際供養人數超過5700萬人……到2012年,中國財政供養人口已超過6000萬!」

文中還說,「中國行政管理費用占財政總支出的比重是逐步上升的,1980年占5.43%,1985年占6.51%,1990年占9.83%,1996年高達13.11%。民生證券研究院副院長管清友認為,1995年的行政管理費用比1978年的行政管理支出增長了19倍。25年來,老百姓供養一名科長的費用,大約以每年20.9%的複合比例增長。」

之前,咱一度以為中國吃皇糧的隊伍絕不會超過3000萬,原來竟然高達6000萬,一個準大國的人口了!這能不讓人目瞪口呆嗎?

由此筆者想起了前鄉黨委書記李昌平《給總理的上書》中的一句話:「負擔如泰山,幹部如蝗蟲!」還想起前總理朱鎔基的一句感歎:「如此臃腫的機構和數量龐大的行政人員,把國家的錢都吃光了!」

提起朱鎔基,更勾起一宗心事:十四年前,這位萬眾歡呼的「鐵面宰相」即位不久,便揮拳立誓要來個「兩手抓,兩手硬」:第一手硬:「準備好一百口棺材,也有我的一口」;第二手硬:國務院先行開刀,舉國上下來個大規模的「精兵簡政」……聽了朱總理的話,尤其是看了朱總理揮拳立誓照片,草民李悔之與很多中國百姓一樣,眼裡含啜激動淚花,嘴裡喃喃自語:看來,這回中央要動真格的了。屁民們真的要過上「天天都是好日子」的幸福生活了……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咱發現自己的熱淚白流了:用特殊材料做成的貪官同志們就是不懼「棺材」——越是反貪,貪官隊伍越是龐大,貪官的「含金量」也越來越高——以至微博上的線民口味越來越重,曝光幾十萬、幾百萬貪腐案的帖子,連輕輕按動滑鼠點擊轉發的興趣都消失了。

而「精兵簡政」呢?越是「精簡」,吃皇糧的隊伍越來越像蝗蟲一般;越是「精簡」,「維穩辦」、「精神文明辦」、「城管」一類的從詞典上查找不到的單位便雨後春筍一般冒出來;越是「精簡」,陽光的行政開支和灰色的「三公」消費越是大鵬展翅直沖雲霄九重天……

如此怪像,害得咱四處查找最新版的《成語詞典》和《新華詞典》——莫非為了特色事業之需要,上面下了紅頭文件,將「精兵簡政」改作「增兵繁政」?或將「增」同志與「簡」同志相互調換工作崗位了?

然而,《中國財政到底養了多少人?》一文讓人最犯傻的,還是下面這段話:

「中國財政供養規模的問題不僅僅是存量巨大,其加速增長的趨勢才是真正令人擔憂的地方。從1998年到2009年,中國財政供養規模從 3843萬人飆升到5393萬人,11年間增加了1550萬人,年均增加141萬人。期間,2007年是一個拐點,當年財政供養人口突然增加了300多萬 人,增速飆升到7.7%,而此前增速一直控制在4%以內。」

「2007年、2008年、2009三年,財政供養的離退長休的公職人員累計增加317萬人。年均100萬人以上。」

「2006年,體制內在職人員3366人萬。到2009年,增至3815萬人。三年時間增長約450萬人!」

也即是說:當今中國,最讓人「傷不起」的,並非6000萬吃「皇糧」大軍本身。而是:6000萬+N!——尤其是近幾年,年增250萬人。

年增250萬又是一個什麼概念呢?「文革」之時,為了表明中國不懼美帝、蘇修(蘇聯)和各國反動派的全球大包圍,最高領袖大手一揮手,發出「全民皆兵」之號召……而當今中國呢?吃皇糧隊伍如果按目前速度發展下去,「全民皆官」的偉大日子也為期不遠了。

這時,一些可愛的紅頂專家學者出來講公道話了:「不要忘了咱們中國有13億人口哪!按人口平均,當今中國的官民比例也就1:23.5,即大約23.5個納稅人供養1人嘛。人家美國14人供養 1人,日本是24.4人供養1人,德國是18.4人供養1人,只比日本稍稍高一點嘛。」

我查了許多資料,發現紅頂專家學者們引用的資料可靠性還是很高的。然而——

「按照2009年的資料計算,中國每百萬美元GDP的財政供養人口為10.8人,而美、日、德、法和英國每百萬美元供養的財政人口分別為:美國1.56人、日本0.95人、德國1.33人、英國2.8人。中國財政供養的負擔和規模相當於日本的10倍多、美國的7倍、德國的8倍以及英國的4倍。」(摘自《中國財政到底養了多少人?》)

日本是24.4人供養1人,中國23.5人養一人,本質上的差距卻在10倍以上!

上面一組資料,紅頂專家學者同志們當然是不會看到的——一直以來,為了營造大平盛世、和諧社會的良好氛圍,紅頂專家學者同志們總是得心應手地運用各種不同的數學計算公式。比如,當談及GDP、國民人民幣儲蓄和外匯儲蓄的偉大增長時,他們總喜歡用加法和乘法;為化解各類與和諧社會、中華千年太平諧盛世很不協調的各類負面資料,以及災難損失數位、死亡人數,他們便使用「N÷13億」的計算公式——一年上萬億元的「三公」開支一旦除於13億,也只是區區小菜一碟;至於損失幾百萬、幾千萬,死傷一百幾十號人,在13億這個極其偉岸的被除數面前,就得借助顯微鏡才能看得清了。這一招在網路刁民面前雖然很討罵,但對付國外顛覆勢力和不懷好意者的攻擊卻很管用。

然而,當一個個偉大成果、輝煌成就分攤在每個國民頭上往往十分可憐,或可忽略不視之時,紅頂專家學者們卻像捍衛國家統一般捍衛這一個個偉大成果、輝煌成就數位的高度統一性和不可分割性。而絕不會使用「N÷13億」的公式。

此外,紅頂專家學者們還把外交部同志「有選擇性地與國際接軌」那一招也學得十分精通。比如吧,在談人均財政供養人員時,他們只會與美國、日本、德國、英國等國家「接軌」,而不會與同等水準的「金磚四國」印度「接軌」——印度人口12.4億人,目前共公共部門的雇員供養比為69人供養1 人!

還有一個極為重要、至為關鍵的一點,紅頂專家學者更不會與之「接軌」的,這就是:從人均官民比例上,中國與美國、日本、德國、英國等發達國家相比,並不顯得太高。但:發達國家的政府職能是服務,因而絕大多數政府雇員的職責是為全社會提供各種公共服務和公共產品;而咱們的特色政府則是黨政混編、無所不管的准全能型政府(全能型前面加個「准」字,比三十年前還是進步了)。而絕大多數官員平時都幹些啥呢?先看下面兩組很多人熟知的比較資料:

(一)、紐約,世界經濟之都,人口1800萬,GDP26000億美元,「市領導」6人——市長1名,副市長3名,議長1名,副議長一名;

東京,人口1300萬,GDP11000億美元,「市領導」7人——市長1名,副市長1名;議長1名,副議長等「市領導4名;

中國鐵嶺市,人口300 萬,GDP46億美元,人口是東京的五分之一、紐約的六分之一,GDP是東京的0.1%、紐約的0.18%,「市領導」卻有41名:市委書記1名,副書記4名,常委11名,市長1名、副市長9名、市長助理3名,人大主任1名,副主任7名,政協主席1名,副主席8名。就是這個市政府還有20名處級副 秘書長,平均每個市長配備了兩個秘書長!

(二)、中國新鄉市,人口565萬,GDP100億美元,人口不到東京的一半、紐約的三分之一,GDP是東京的0.9%、紐約的0.4%,但是市領導卻是43名:市委書記1名,副書記4名,常委11名,市長1名、副市長8名、市長助理4名,人大主任1名,副主任8名,政協主席1名,副主席9 名。這個市政府還有16名處級的副秘書長!

也只是說:按人均比例來看,美、日、德、英等西方發達國家的財政供養人數也不低,但性質上與中國幾乎是兩回事:前者的政府官員和雇員的職責,是為全社會的就業、養老、公共教育、公共醫療、公共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提供全方位立體化服務;而後者呢,黨工、政工太多太多;「一杯茶,一支煙,翻翻報紙又一天的「工作式休閒」的幹部太多太多;「綜合治理辦」、「維穩辦」、「精神文明辦」、「計生辦」一類與國際無法「接軌」的官員太多太多……而「服務辦」的官員則太少太少!

所以,就拿日本與中國而言:縱然人均供養官員比例同樣是1:24,性質上卻有兩個絕不相同:一、24個富人養一個官與24個窮人養一個官。二、前者供養的官員,職責是服務於大眾;後者養的官員,職責是牧養大眾!

談了許多令人傷起不起的資料和現狀之後,就要談談這些令人傷不的資料和現狀產生之根源了。

前些日子,網友「耒陽網事V」在新浪微博爆料,稱湖南耒陽市一個隻轄7個居委會、2個村委會的(五裡牌)街道辦事處,竟有5個副書記、5個黨工委委員、10個副主任、2個主任助理,共計20多個領導。對此,耒陽市委宣傳部一羅姓副部長解釋稱:「這都是政策允許的,並沒違反幹部任用條例。」

看了這個消息,我不禁想起一則舊聞:2010年,網曝四川貧困縣——劍閣縣,設14個副縣長。對此,該縣政府辦工作人員回應稱:「領導班子都是嚴格按照國家的政策配備的」。

看到「領導班子都是嚴格按照國家的政策配備的」這句話,突然想起任志強的感歎:新疆一個縣,人口只有5萬人,配完人大政協政公檢法五套班子,這個縣就沒人了

一個連皇帝老兒時代打著燈籠找不到影兒的「街道辦」,竟有二十多位戴烏紗帽的官兒;一個人口68萬人的國家級貧困縣,竟配備14位副縣長!這些,在特色中國本是司空見慣之事。見多不怪了。奇就奇在「這都是政策允許的!」怪就怪在「都是嚴格按照國家的政策配備的!」

還有更奇、更怪的:前年冬在廣州與廣東梅縣一位紀檢老幹部吃飯時,他無意中向我講了這樣一個情況:縣委的書記、副書記,縣長、副縣長退居「二線」(或任「人大」主任或副主任,或任「政協」主席、副主席)後,原來每年6—8萬元的「首長辦公費」仍然繼續享用。直到退休。他還粗略計算了一下,該縣享受此項特殊補帖的人數超過50人。接著他還向我講了此中的「貓膩」:由於監管制度純屬虛設,首長的一切辦公費用和開支,一概按「正常開支」報銷。這樣一來,一年6-8萬元的「首長辦公費」,也就成了首長的「純收入」。

聲明:因為隔了近兩年,「首長辦公費」一詞是否準確,我已記不太清。但絕對記得清的是:當時這位老幹部還特地向我解釋:這個「費」與臺灣的「公務機要費」是一回事。

真想請可愛的紅頂專家學者們解一套學術題:中國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50個地區(州、盟);661個市,其中:直轄市4個;地級市283個;縣級市374個;1636個縣,究竟有多少人領「首長辦公費」?「退居二線」後仍然享受「首長辦公費」的官員有多少?總金額是多少?縱然是「N÷13億」又是多少?

中國的行政管理費為何16年間增長19倍?從「首長辦公費」退而不休一事中人們不難找到答案中的一個細節!為免看官更傷不起,更多類似的細節就不再談了。

嘮叨了一大堆,終於要與本文主題「接軌」了:為削減政府開支,新總理李克強約法三章:「本屆政府內,一是政府性的樓堂館所一律不得新建;二是財政供養的人員只減不增;三是公費接待、公費出國、公費購車只減不增。這三條中央政府將帶頭做起,一級做給一級看。」李總理的表態,讓咱想起了朱總理的「一百口棺材」,想起了魯迅「挪動一張桌子都要流血」的話,想起了紅十字會不肯脫下官袍的故事……眼裡也就不再含啜激動的淚花,而是憂心忡忡起來……

文章來源:作者博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