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院士和美國院士的天壤之別

Facebook

【新唐人2013年5月4日訊】(新唐人記者童若魚綜合報導)2013年4月30日,美國科學院發布消息,清華大學教授、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施一公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25日,施一公曾當選美國人文與科學學院外籍院士。不過,兩年前,當時已經獲得國際科學界廣泛認可的施一公,在中科院院士增選中落敗。那麼, 美國與中國的院士當選有何不同呢?

《財新網》報導,美國院士和中國院士相比,雖然都是對於學術成就的認可,但是,在評價機制和獲選后的待遇上,卻有本質的不同。

2010年4月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的古鳥類專家周忠和,在一年多之後,才當選了中國科學院院士。

2009年,當時是惟一一位成為美國院士的中國女性李愛珍,其至今的頭銜仍是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研究員。

2011年的中科院院士增選,學術成就驕人的生物學家施一公和饒毅在第二輪評選中落選。而就在2010年,施一公與科學家饒毅在美國著名學術期刊《科學》上撰文,批評中國科研基金分配體制及科研文化。有觀點認為,或許是兩人的批評言論成為了他們院士之路的絆腳石。

二人在雙雙落選之後,饒毅曾撰文,他指出「中國方面的院士評選,重視的不是學術水平、年齡、學術年資、在國內科學貢獻大小……而在有些人面前低頭排隊的時間,有時可以起很大的作用。」

2013年,又一輪院士增選將至。有媒體報導,施一公再次成為候選人。不過,報導質疑,不知道這次,「美國院士」的身份肯定可以為他在眾人中為他辟出一條捷徑,但是肯不肯低頭,也是施一公能否當選的必要條件之一。

美國國家科學院成立於1863年,由總統林肯授權創建,是一家由科學家和工程師組成的私立機構,致力於為聯邦政府提供科學技術方面的諮詢和建議。已有一百多年歷史的,而其實屬民間機構,亦是這個非營利的、科學家的榮譽性自治組織終身榮譽。

中科院增選院士每兩年舉行一次,每次增選總名額不超過60名。其評選機制屬於舉薦接納制,需要得到現有院士的推薦,並得到現有院士們的認可。

此外,《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細則》規定,「對於長期不在國內工作的院士候選人,在堅持院士標準的同時,還應特別考慮其對國家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事業發展所作的貢獻。」

報導分析,這與施一公當選美國雙院士,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顯然,美國評選施一公為雙院士,主要從他的學術水平來衡量,而非為美國做出了什麼貢獻。

報導還指出,如果說在學術的含金量上,美國院士和中國院士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只是在評選機制上影響因素更多,在現實的含金量上,中國院士和美國院士則有天壤之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