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片《虛構的怪物》探討中國的失落

Facebook

【新唐人2013年05月01日訊】一位近年來在北京工作和生活的歐洲攝像師,在他的記錄片《虛構的怪物》中通過兩代中國藝術家的視角,表達了中國人尋找失落身份的觀察和思考。

記錄片的主人翁之一,是中國當代藝術的代表性人物王廣義;藝術使他出了名有了錢,但卻沒法填補他的精神失落。

中國當代藝術家王廣義:“我經歷了無數次的洗腦。最初對西方藝術史,然後是社會主義、毛澤東的這樣一個教育,實際上是一種烏託邦教育,烏託邦教育又讓我洗了一遍腦。改革開放實際上是西方的拜物教精神進來了,拜物教又給我洗了一遍腦。所有腦洗完之後我的腦是空的。”

另一個是嶄露頭角的80後年輕攝影師劉鋼。他透過《紙上夢想》和《更好的生活》兩個攝影系列,表達了他這一代人的失落。 

年輕攝影師劉鋼:“而這種夢想並不是說一個很現實的夢想,你從中所渴望已久的一個夢想。”

芬蘭導演米卡•馬特里拉說,西方非常熟悉艾未未政治抗爭式的藝術表達,而他想探討的是中國當代藝術界的另一種現象。

《虛構的怪物》導演Mika Mattlila:“不只是艾未未,中國藝術界還有另一種方式在探尋自己的身份。更廣泛意義上,我認為整個中國也面臨同樣的問題,甚麼是現代?是模仿西方,還是尋找新的東西?”

他說,找到失落的身份對中國人尤其重要。

《虛構的怪物》導演Mika Mattlila:“中國近百年歷史跌宕起伏,社會飛速變化。過去三十年,劉鋼的年代,一直處於變化中,尤其是王廣義的年代,經過了文化大革命,文革之前和今天的中國社會,完全失去了關聯。”

中國當代藝術家王廣義:“我們都面臨一個問題,在想那個東西:我們的基點在哪裏?”

而影片開頭的中國畫和貫穿始終的中國樂器,似乎表達了導演作為一個旁觀者的看法。

《虛構的怪物》導演Mika Mattlila:“我認為共產主義只是事物的表面,如果稍微深入一點看,就會發現古代儒家思想在中國,比共產主義有影響力得多。我最後的支持就是東方玄學。”

新唐人記者秋旻加拿大多倫多報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