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與今日】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

Facebook

【新唐人2013年03月07日訊】1927年3月5號,毛澤東發表了《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在1949後重新編撰的歷史教科書中,這份報告被描述為,為中共革命奠定了理論基礎。事實也的確如此,這份報告中的話語體系,以及對暴力運動模式的確立,直到幾十年後,仍然被繼續沿用著。本週的歷史與今日,我們就帶您一起來重新解讀。

1927年,北伐戰爭時期,從廣東到湖南的鄉村,平地捲起了一股赤色旋風。這股名為“農民運動”的風潮,由中國共產黨領導,參與者則為各地農村中的無產遊民。

他們組成“農民協會”,以“革命”的名義,喊著“有土必豪,無紳不劣”的口號,燒殺搶掠。但凡他們看上眼的財產,只需給物主冠上一頂“土豪劣紳”的帽子,便衝入屋,殺豬出谷。

更有甚者,將鄉間的富人,戴上高帽子遊街、關入監獄,乃至槍斃。部分地區,還建立起超脫於法制外的農民武裝。

當時,社會上的主流意見,對這場運動的評價是:“過分”,“痞子運動”,“糟得很”。

這種輿論,讓尚未形成氣候的中共頗感焦慮。為了給農民運動“正名”,1927年1月,中共農民運動委員會書記毛澤東,實地走訪了湖南湘潭等五個縣。

目睹各地混亂、狂熱、血腥的亂象,毛澤東卻感到“好的很”。3月,一篇《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出爐了。這篇被後世認為奠定了中共暴力革命基調的文章,一覽無遺的表露了毛對暴力的熱愛。

他鼓勵農民,要把地主階層「打翻在地,並踏上一只腳」。即使是“小姐少奶奶的牙床上,也可踏上去滾。”“革命是暴動,是一個階級推翻另一個階級的暴烈的行動。”

毛還毫不避諱的說:“流氓、地痞之向來為社會所唾棄之輩,實為農村革命之最勇敢、最徹底、最堅決者。”

就是毛口中的這群流氓、地痞,以暴力加利誘,裹脅越來越多的普通農民加入其中。到1927年1月,湖南全省農民協會的會員已增至二百多萬人。

在中共指導下,農民運動逐漸升級為無底線的階級鬥爭和屠殺。

不少北伐國民革命軍軍官的親屬,也被各地農運、赤衛隊殺害。引起北伐軍向蔣介石抗議。

1927年5月21日,國民革命軍接獲情報稱,共產黨計劃在5月25日開始實行大燒殺,當晚,國軍便對二十多處共產黨機關進行圍剿,是為“馬日事變”。

此次農民運動雖告失敗,但毛的《湖南農民運動考查報告》,卻成為中共隨後暴力革命的指導書。其中提出的,對打擊對像要實行“經濟上打擊”“政治上打擊”等條目,甚至直到72年後,仍被中共第三代黨魁江澤民效仿。江提出,對法輪功修煉者要“經濟上截斷,名譽上搞臭,肉體上消滅”。顯示出,對暴力和強權的崇拜,深埋在共產黨系統的基因中。

那麼,今天看毛的這份報告,有沒有對當今中共現狀不合時宜之處呢?顯然也是有的。當年,毛鼓勵“每個青年壯年農民最好隨身帶一柄梭鏢”,要讓地主們“聞風喪膽”﹔不過今天,中共高層一開大會,北京城便全城禁刀。刀,如今似乎反而讓中共官員們聞風喪膽了。

還有當年,被毛稱為“最親切朋友”的農民,今天,卻成為這個社會中,利益最被邊緣化的群體。當年以“打土豪”之名分得的土地,隨後幾十年又被中共收回充公。倒是中共各級房爺、房叔,成了新時代下的新“地主、土豪”。

從1927到2013,“鳥盡弓藏,兔死狗烹”,不斷的在一個個群體間、一個個-個體中上演。而今天的人們,省視自身,是不是依舊在有意無意中,被裹挾著,在一場又一場的群眾運動中,為中共當了馬前卒呢?

新唐人記者林瀾、柏妮綜合報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