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少江:奶粉限制令不公平也不明智

Facebook

【新唐人2013年2月23日訊】 香港政府今天召開行政會議,討論修改進出口條例,限制遊客攜帶奶粉出境的數量。根據立法程序,估計該條例的修改將會在下周提交立法會討論,並且最快可能從下個月開始實施。修改後的條例規定,成年人每人一次最多只能攜帶一點八公斤即兩罐奶粉出境,違反此條例者,將被視為非法走私,可以判處高額罰款甚至監禁。

香港政府的這一舉措是對市民對奶粉供應困難的抱怨的一個回應。相當一個時期以來,大量的大陸遊客在香港搶購奶粉,使得香港本地居民的奶粉供應緊缺。在一些大陸遊客多的地方,那些供應奶粉的商店門前常常是長龍不斷。這給香港居民、尤其是那些有嬰幼兒的家庭帶來了極大的不便。

針對這種情況,從2011年起,便有不少商家陸續地發出限購令,限制顧客每次購買的數量。但是對於那些專門過境前往香港的大陸客而言,這類的限購令生效甚微。為此,香港政府在本月的早些時候還通過減少陸路過境旅客行李的重量限制等措施,試圖控制奶粉水客從香港向大陸運送奶粉。現在,終於又以法律的形式強化限制。

無論是大陸客人在香港搶購奶粉,還是香港居民對奶粉供應緊張的大量抱怨,或是香港政府不斷的出台措施限制奶粉出境,在這一系列的圍繞奶粉的市場行為、輿論波瀾、行政措施以至於立法程序的背後,是大陸消費者對大陸市場出售的奶粉的不信任,正是這種不信任,使得大陸的居民不惜辛苦,越境到香港、澳門、台灣甚至更遠的國家和地區去購買奶粉。

如果從2008年發現「三鹿問題奶粉」算起,大陸的奶粉危機已經四年有餘。在這期間,不斷地暴露出不少大陸奶粉生產廠家為了追求利潤,在奶粉中長期大量地使用一些有害健康的添加物。這些奶粉的銷售遺禍無窮,導致了不少嬰兒的嚴重疾病甚至死亡。更令人髮指的是,在這些非法生產廠家的背後,則是腐敗、失職的政府官員、唯利是圖的銷售商家等等。持續不斷的奶粉危機實際上是導致整個社會「潰爛」的誠信危機。

香港政府的奶粉出境限制,對於保障香港居民的對奶粉的需求無疑能夠起到作用。但是,這個限制對於千千萬萬個大陸嬰幼兒的父母和他們的家庭而言,則是一個深深的失望。其實大陸父母的要求並不過分,為孩子和病人買到放心的奶粉並不是一種奢侈的生活享受,更不是一種貪婪的牟利行為。這完全是一種正當的、或者說起碼的需求。腐敗的大陸社會剝奪了他們這個基本的需求,如今香港社會則進一步拒絕他們在絕望中的求助。

限制奶粉出境的措施對香港自由港的地位也是一個動搖。香港歷來以自由的經濟和貿易政策著稱,而且香港的發展也離不開自由貿易,尤其是離不開與大陸的貿易。一次奶粉的衝擊便取消這項產品的自由貿易,實在並不是一個高明的政策。如果對每一項又大量大陸消費者的商品都採取這樣的限購或者限制出境的政策,香港的自由港地位將名不副實,香港經濟繁榮賴以立身的基礎將喪失。

文章來源:《自由亞洲電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