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下金蛋 點水成金不是夢

Facebook

【新唐人2013年02月04日訊】(中央社巴黎3日法新電)科學家今天說,地球上較特殊的有機體當中,存在1種可將水溶金轉化成固態微小金塊的細菌。

化學家常常在想,為何小金塊的表面常發現代爾夫特食酸菌(Delftia acidovorans)。代夫特食酸菌的存在讓科學家推測,或許能用這種細菌,從水溶金、也就是溶於水的金離子裡,製造出粒子。

但難解的是,水溶金有毒,代爾夫特食酸菌要怎麼變出這種戲法。

加拿大研究人員認為,問題的答案,就藏在代爾夫特食酸菌排出的分子「代爾夫肌動蛋白 A」(delftibactin A)裡,它不僅能為有機體提供屏障,還能將有毒離子轉化成粒子。

他們在「自然化學生物」(Nature Chemical Biology)期刊撰文指出:「這項發現首度顯示分泌的代謝物可抵禦有毒性的金,造成黃金生物礦化作用。」所謂的生物礦化作用,就是生物體內形成礦物的過程。

在酸鹼平衡的室溫狀態,代爾夫肌動蛋白 A短短幾秒就能點水成金。

研究共同撰文者、安大略麥馬斯特大學(McMasterUniversity)的馬加維(Nathan Magarvey)告訴法新社,這項研究目的,不是想展現在實驗室裡用細菌點水成金是否可行。

但他在電子郵件中說,點水成金看起來「顯然有可能」。(譯者:中央社鄭詩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