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富:冬季節日和送禮

Facebook

【新唐人2012年12月25日訊】聖誕節,雖然是西方傳統大節。不過,環顧世界各地,北半球溫帶地區的文化,農作物收成之後的冬天,通常都有一家團聚,感恩天地的節日;中國人其實也有冬至和農曆新年。

冬季節日的時候,最好就是用來回顧過去,展望將來。對自己,對社會國家,甚至對人類文明,都是一個深切反省的時機。

2012年,我最大的感恩是,許多之前預計可能發生的經濟災難都沒有出現。我不是幸災樂禍,不過客觀現實告訴我們,世界各地有許多扭曲的經濟問題,一天沒有根本得到解決,背後破壞性的力量,早晚也要釋放出來。有人說這是資本主義的危機,但是細心想,真正破產的卻是政府規模膨脹得不受控的國家。

無錯,社會上有好多人需要幫忙,但是,我們真正要反省的問題是,究竟怎樣去幫,由甚麼人去幫,才真正可以幫得到人。盲目地以為單靠政府就可以解決所有問題,結果落得整個社會一起去負擔那大到不能想像的債務,既不道德,也不實際。

說到幫人,冬季節日的其中一個傳統,就是送禮。人類社會,本來就有不少禮尚往來的習俗。在舊時的世界,送禮本是人與人之間部份的財富共享的表現。這種出於自願和平等互信的財富共享,既是維繫人倫的基本,也是資源貧乏環境下的一種共同承擔責任和風險的方法。事實上,在未有甚麼政府和社會契約之前之前,人與人之間早就有互相支持的基因。

當然,演變到今時今日,送禮的文化亦不再是財富共享的表現。有經濟學家就提出,送禮,由於有資訊不對稱的問題,所以是種價值破壞的過程,估計$100元的禮物,到收禮物的人手上,價值只剩下$66至$90。所以,送禮這種非理性行為,在現今社會,一就是送的一方想繞過某些道理法律的規限,而收禮物的一方,由於主觀地看低禮物的價值,心裡也比較好過。另一個原因,就是送禮的人要表示投其所好,發出善意和誠意的訊號。這種功利的送禮,除了反映的社會有些權力被化公為私,也反映了人與人之間,嘗試以物質來填補不信任的空隙。

對不起,我不認為信任是可以靠物質來維繫。在這個冬季節日裡,讓我衷心去祝願大家心靈平安,也藉這個機會去思考過去和現在,籌劃將來。

文章來源:《自由亞洲電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