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續獲消費者報導獎

Facebook

【新唐人2012年11月28日訊】(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28日電)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今天頒發「2012消費者權益報導獎」,今年首獎由聯合報奪得,獨立媒體也獲獎,中央社今年再獲熱心報導獎。

「2012消費者權益報導獎」今天在行政院大禮堂舉行,自2006年起至今已舉辦7年,每年獲各媒體參與,分為平面、電視、廣播及雜誌4類參賽、評選及頒獎,消保處盼藉大眾媒體的傳播力量,提升消費者保護意識。

今年首獎為「評審團特別獎」,由聯合晚報記者張博亭等人報導的「銀行存款未達1萬不計息 錯帳要消費者舉證」奪得。此文涉及廣大金融消費者權益,並促使業者承諾檢討改進,獲得評審團一致讚賞。

平面媒體類的專題報導獎,特優作品為自由時報「消費新風潮.新趨勢系列報導」,以多件個案提醒民眾身處新科技與新生活結構中的正確消費態度。

平面媒體的平日報導獎,特優作品是蘋果日報的「甜點風暴─黑心原料竄改效期賣全台系列報導」,揭發大型烘培原料供應商竄改甜點原料有效日期的不法行徑。

今年並有獨立媒體上下游新聞市集記者汪文豪,以「孩子的未來,碗中的現在—校園午餐調查報導」具深入、多案例、多角度,又兼具資訊對等的陳述等特色,榮獲平面媒體專題報導獎優勝。

電視媒體類專題報導獎,特優作品為東森新聞的「安心實錄系列報導」,報導平民小吃潛藏的危機及安全議題。

電視媒體類的平日報導獎,特優作品是台視新聞部的「德驗台灣珍奶有毒?台把關檢驗機制鬆?!」,兼具揭弊與知識性。

廣播媒體專題報導獎,由國立教育廣播電台的「學校營養午餐 該怎麼『做』?」獲得特優,具體指出採購與製程盲點。

雜誌類專題報導獎,由消費者報導雜誌社「網路販售零食資訊不明 消費者『食』在不安心!」獲得特優,報導層次有序、深入淺出,幫助消費大眾建立正確觀念。

中央通訊社於近5年多來陸續榮獲平面媒體報導優勝及佳作外,也榮獲數次熱心報導獎。今年記者楊淑閔獲評審肯定正確筆法、認真採訪以及對物價等問題報導甚多,與聯合報記者黃福其及自由時報記者楊久瑩3人,共同榮獲平面媒體熱心報導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