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戈:權爭悲劇的詠歎調

Facebook

【新唐人2012年11月17日訊】中共十八大醞釀已久,王薄事件後,中國政治似無懸念。殊不知,王薄之事了猶未了,習近平「消失」不過幾日,溫家寶家人斂財高達二十七億美元卻被《紐約時報》捅將出來。且不論真假如何,這臨到要開會了,還會捅出些什麼驚天的事件來?真不可思議!看來這黨內豈止是劍拔弩張,簡直就是你死我活了!

「團結勝利」難以為繼

中共歷屆黨代會,沒有不號稱「團結」召開,「勝利」閉幕的。但「團結勝利」的只是演出,台前的綵排與幕後的權鬥,從來都是表裡各異,骨子裡哪來「團結勝利」?或者說,每一次都是以「團結勝利」始,揭批整肅終的。這次的中共十八大,能否逃脫歷屆黨代會的厄運?

中共建政後的八大,何止是團結,毛澤東都主動「大權旁落」,準備虛置「中央委員會名譽主席一人」了!哪知一年後大反右與大躍進,搞得民怨沸騰,繼而三年人禍饑饉,以失敗而終;中共九大,為了將沾滿「文革」鮮血的林彪套牢在「繼續革命」的戰車上,黨章規定「親密戰友」為接班人,又豈料廬山會議為「國家主席」的權位而「大有炸平廬山之勢」,讓林彪深感性命難保逃亡;中共十大,造反司令王洪文被擬定為黨的接班人了,結果是王張江姚「四人幫」篡黨奪權,要專老傢夥們的政;中共十一大,以華國鋒為首的黨中央團結一致,面貌一新,鄧小平還表示當個後勤部長輔佐華,「可以保持我們黨二十年的穩定」,但話音未落,鄧小平卻成了中共第二代領導核心;中共十二大推舉胡耀邦擔任黨總書記,裝出一副放手讓繼任者發揮的模樣,殊不知暗藏殺機,由鄧小平、陳雲分別擔任中顧委和中紀委主任,監督監控雙管齊下,胡只得因「資產階級自由化」而被辭職;中共十三大,將趙紫陽推到總書記的前台,用黨政分開政治體制改革的藍圖緩和人心,又豈料鄧小平以軍委主席和陳雲中顧委主任之名在關鍵的時刻將趙定為「分裂黨」的罪人,中國的政治經濟改革半途而廢;中共十四、十五大,江澤民極左回潮,意在穩住政權的陣腳,卻被鄧一句「誰不改革誰下台」的猛喝鎮住,其後又被一些法輪功信眾嚇得神魂顛倒,並為之欠下打壓宗教信仰自由的人權血債;中共十六、十七大,胡錦濤的繼位本給人們帶來期望,但江以鄧小平陳雲為樣板,死死抓住軍委主席不放手,自居太上皇,讓胡錦濤執政成為小腳女人,亦步亦趨謹小慎微皆無建樹。

「誰在誰說了算」

整個中共黨代會的政治模式,就是一個權力再分配與再管控的模式。他與老百姓的民心民生選項無關,卻與政黨內部的派系爭奪生死相連。中共黨的代表大會,就是一齣又一齣從團結勝利喜劇,到權爭失敗悲劇的詠歎調。

何至如此?秘密在於「誰在誰說了算」。當年毛在,反右、躍進、饑荒、文革的案不能翻;後來鄧在,「六四」案不能翻;現在江還在,法輪功案不能翻。這才是中共政治的主旋律。中共黨代會的演出,一切都要圍繞著這一核心利益排練,而大會的詠歎調,一定會照樣是團結的大會,勝利的大會。明眼人心裡明白,真正的演出,是在閉幕之後,新一輪權爭的開始。而十八大會是個例外嗎?但願是杞人憂天。

文章來源:《動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