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書連載】《包公案-龍圖公案》第八十二則

Facebook

【新唐人2013年11月15日訊】【導讀】包公案-龍圖公案(又名《百斷奇觀龍圖公案》、《龍圖神斷公案》、《包公七十二件無頭案》),作者不詳。本書以百則故事情節敍述包公四處巡行斷案丶精察決獄的故事,反應了包公在斷案時表現出的超異智慧及包公的秉公執法,清正廉明和剛直不阿。通過包公審理過的一系列「人命」、「姦情」、「盜賊」、「爭占」等類案件均得以昭雪,完整全面的塑造了一個為民除害的清官形象。本書故事情節曲折,內容廣泛,對當時的社會生活作了生動而深刻的描繪。書中雖是沿襲了《包孝肅公百家公案演義》的部份情節,但仍值得一讀。

(接上篇)

第八十二則 鹿隨獐

話說大田縣高坡村有一峻嶺,名曰枯蹄嶺,上通大田,下往九溪。有一販布孤客往鄉收帳,路經其地。山凹有一人家姓張,兄弟二人,名祿三、祿四,假以砍柴為名,素行打搶,遇有孤客,便起歹意。客欲問路,望見二人迤邐而來,近前拱手問道:「此去二十九都多少路程?」祿三答道:「只有半日之遙。你從何來?」客道:「我在各鄉收帳回家,聞此處有一條小路甚是便捷,不意來此失路,望二位指引。」祿四道:「過嶺十里即是大路。」客以為真是樵夫,遂任意行去。及到前途,乃是峻嶺絕路,只得坐於石上等人借問。忽見祿四兄弟盤山而來,一刀揮下,客未曾提防,連砍四刀,登時氣絕。二人搜其腰間,得碎銀七八兩,又有銀簪兩根。兄弟將屍埋掩山旁,將銀均分。倏爾半年有餘,毫無人知。

  

適有近地錢五秀、范體忠兩家爭山界不明。錢五秀訪知包公巡行,即往告狀。時包公親自往山踏勘,五秀得理,斷山與他管照,范體忠受刑問罪。包公吩咐回衙,來到山旁,忽狂風驟起。包公思想半晌,莫非此地有什冤枉?即令二人各處尋覓,於山旁有一死屍,被獸掘開土塊,露屍在外,二人回覆。

  

包公親往視之,令左右起土開看,見頸項上四刀,乃知被人害死,復令左右為之掩覆。回衙,不知誰人所謀,無計可施。包公道:「我日斷陽間,夜斷陰間,這件事我陽間不得明白,要向陰間討個真實消息。」便登赴陰牀,叫陰司手下人吩咐道:「枯蹄山旁謀殺一人,露出屍首,帶了重傷,不知此屍身是誰殺死,必有冤魂到此告狀,你等俱各伺候,放他進來。」話畢,霎時陰風慘慘,燭影不明,遂覺精神困倦,似夢非夢。須臾,一人身血淋漓,前有一獐,後有鹿隨之,慌忙而竄。包公驚覺,不見手下眾人,渾如一夢。心下思想:莫非枯蹄山旁有叫張祿者?天明升堂,密差二人往彼處密訪,如有張祿,拿來見我。二人應諾而去,及至枯蹄訪問,果有姓張名祿三、張祿四者兄弟二人,不敢捉拿。回衙見包公道:「小的奉差訪拿張祿,其地果有張祿三、祿四兄弟二人。」包公道:「既有此人名,叫書吏可發牌,火速拿來見我!」二人復去拘得至官審問。包公喝道:「你二人搶劫客人貨物,好生直招,免受重刑。」二人強令不認。包公喝令左右將二人各責六十重杖,兄弟受刑不起,只得從實招道:「有一客人,往鄉收帳回家,因迷失路途,小的佯指,令人僻處殺死是實。今蒙訪出,此亦冤魂不散。」包公見他招明,即判處決。

(待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