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心臟病 心情好壞是關鍵

Facebook

【新唐人2012年11月12日訊】(中央社記者黃國芳嘉義縣12日電)中正大學心理系與大林慈濟醫院合作研究發現心情好壞攸關心臟病控制成敗,更將理論轉成實用減壓課程,成果於今天發表。

中正大學心理系教授翁嘉英與大林慈濟醫院從12年前開始合作研究,發現除了藥物、體重控制外,心情好壞攸關心臟病控制成敗,因此,將理論轉化成實用的減壓課程,2年來有上百名病人參加每次為期8週「清新減壓營」後,不但脾氣變好、家庭和樂,更減少疾病復發機會。

「清心減壓營」成果發表會中,並舉行翁嘉英「轉角找回好心情」新書發表,這本書包括在大林慈濟的研究成果,以及分享許多病人的轉念經驗。

翁嘉英表示,為病友量身訂做的減壓課程包括腹式呼吸練習、放鬆訓練小技巧等8堂課,目前在醫院已完成8梯次,進一步分析結果發現學員呼吸變得和緩、肌肉不會緊張,壞心情、憂鬱都獲得改善,尤其凝血速度變慢,代表血管栓塞可能性降低。

近7旬從事蔬菜種植的廖和雄,代表分享時表示,長期吃鹹、辣,太清淡食不下嚥,5年前突然頭暈、喘不過氣,後來到醫院陸續在心臟裝2根支架。

廖和雄指出,接受醫師建議參加清新減壓營,上課後回到家,老婆煮什麼就吃什麼,不再要求一定非鹹不可,且每當要發脾氣時,就會想到老師教的緩和情緒方法,想不到個性就這麼改變。

翁嘉英說,易生氣、抱怨、與人敵對性格特質的人,血管彈性顯著較差。健康檢查無異狀的成年男性族群,若常發怒,而生氣引發的自主神經與壓力賀爾蒙的反應,不僅會提高心血管損傷機會,也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