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天移花接木 白日偷梁換柱 豈有此理

Facebook

【新唐人2012年09月03日訊】(美国之音電)

Player cannot play this media

//

/**/下載

​​

剛才播放的是中國電視連續劇“決戰南京”結尾部分的一個片段。佔領中華民國總統府的解放軍戰士把青天白日旗拽了下來,代之而升起的是一面紅旗。順便說一下,當時五星紅旗還沒有誕生。

過去幾十年期間,在中國的許多有關國共內戰的影視作品中,青天白日旗似乎給觀眾留下的印象是,它代表和像征了腐朽、沒落甚至是反動的東西。因此,中國大陸的許多人缺乏對青天白日旗的認同感。現在新浪微博也對“青天白日旗”這個詞採取了封殺的政策。因此,我們有必要還原歷史的真相。

許多人也許沒有想到,中華民國的國父孫中山先生與青天白日旗的設計有直接的聯繫。青天白日旗是辛亥革命時期制定的第一面旗幟,它是由興中會會員、革命先烈陸皓東設計的,孫中山先生把陸皓東稱為“中國有史以來為民主革命而犧牲的第一人”。

剛開始,青天白日旗是作為革命軍的旗幟,接著又成為國民黨的黨旗。後來孫中山先生提議,把陸皓東設計的青天白日旗置於紅旗的左上角,新設計出來的旗幟經國民政府立法定為中華民國國旗,又稱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其中的青天、白日、紅地分別代表民族自由、民權平等和民生博愛。我們這期節目中把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簡稱為青天白日旗。

遙想當年,北伐名將葉挺所在的鐵軍就是在青天白日旗下取得了赫赫戰功。抗日戰爭時期,解放軍的前身八路軍和新四軍也是在這面旗幟下和國軍一道與日軍浴血奮戰。1945年10月10日,臺兒莊戰役的大功臣之一、國民黨著名抗日將領孫連仲在北平故宮太和殿主持華北地區的日軍受降典禮時,現場懸挂的就是青天白日旗。

然而,自從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了中華民國在聯合國的中國代表席位之後,青天白日旗就逐漸淡出國際視線了。例如,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中華臺北隊的跆拳道選手陳詩欣在女子49公斤級決賽中奪得台灣歷史上第一枚金牌。但在頒獎儀式上升起的並不是青天白日旗,而是中華臺北奧委會會旗。升旗時演奏的歌曲也不是中華民國國歌,而是中華臺北奧委會會歌。

陳詩欣頒獎視頻

在最近的一次保釣行動中,青天白日旗引發了一場軒然大波。從日本讀賣新聞報發佈的一張照片上看,香港的保釣人士分別舉著五星紅旗和青天白日旗登上釣魚島。可是,中國大陸多家報紙卻在轉載這張照片時對青天白日旗做了各種花樣的手腳,因而引起網民的唾罵。

廈門商報在這件事上做得最為過份,它採用移花接木的手段把那面青天白日旗改為紅旗。南國都市報乾脆讓青天白日旗在人間蒸發。新京報敢下狠手,給原照來了個切割法,一分為二之後的照片裡青天白日旗已經無影無蹤。

武漢晨報、晶報和華西都市報用的是抹黑法。武漢晨報和晶報有意用黑色大標題遮住青天白日旗,而華西都市報則是用黑色長條遮蔽這面旗幟。這種拙劣的做法顯然只會是慾蓋彌彰。

網民金珠瑪咪在新浪微博上略帶總結性地嘲諷說:“新京報揮刀自宮不手軟﹔晶報妙手擱置爭議﹔華西都市報慾蓋彌彰﹔”廈門商報被罵得更狠,由於有不雅的詞,我就不複述了。

面對巨大的批評聲浪,廈門商報第二天被迫在頭版向讀者致歉,承認他們對那張照片做手腳的做法傷害了讀者的感情。

不過,在這一事件中,中國大陸也有幾家報紙採取了實事求是的態度。例如,環球時報和沂蒙晚報等報紙就如實地保留了讀賣新聞那張照片的原貌。他們的職業操守也贏得了網民的稱讚。

許多網民說,中國報人必須向“沂蒙晚報”致敬!並且說,環球時報領會了兩岸聯合保釣的意義。

BBC中文網的報導稱,香港媒體引述中國學者說,中共長期打壓青天白日旗的做法,很大程度上助長了台灣民眾倒向臺獨。如果北京真的希望實現國家統一,應從尊重青天白日滿地紅旗開始。

我們希望中國大陸的朋友在了解了青天白日旗的歷史與現狀之後,即使不能對它刮目相看,至少也應該增加一份崇敬之情和包容之心。

順便介紹一下,作為中華民國的國旗,青天白日旗還享有一首旗歌,供升降旗時演奏,它的地位相當於中華民國第二國歌。這首國旗歌由國民黨元老戴季陶作詞,中國三十年代重要的作曲家黃自譜曲,詞曲皆佳。

參加奧運會的中華臺北隊就是選用國旗歌作為中華臺北奧委會會歌。我們最後就來欣賞一下這首不常聽到的名曲。

中華民國國旗歌視頻

“山川壯麗,物產豐隆,

  炎黃世冑,東亞稱雄。

  毋自暴自棄,毋故步自封,

  光我民族,促進大同。

  創業維艱,緬懷諸先烈,

  守成不易,莫徒務近功。

  同心同德,貫徹始終,

  青天白日滿地紅﹔

  同心同德,貫徹始終,

  青天白日滿地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