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試管寶寶心臟病風險不高

Facebook

【新唐人2012年8月25日訊】(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25日電)調查指出,試管嬰兒的重大先天心臟病發生率,和自然受孕嬰兒相近,至於心臟小毛病機率較高,但小手術和藥物即可治療。

開業婦產科診所醫師李茂盛和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合作,蒐集2002年到2011年共2780名試管嬰兒,對照同期間出生的1萬2022名自然寶寶,結果其中14名試管嬰兒有重大先天心臟病,人數雖是自然寶寶的2倍,卻沒有統計顯著差別。

李茂盛說,有人懷疑體外受精、顯微注射等人工協助生殖技術出生的試管嬰兒,比較容易罹患先天心臟病;他今天在台灣生殖醫學研討會中所發表的研究,只有34名試管嬰兒有心臟病,以小毛病為主,人數略多,但機率不算高。

重大先天心臟病包括法洛氏四合症、大血管轉位等,李茂盛表示,病童往往從出生就要接受一連串的手術,仍難免於死亡威脅;相較之下,心室中隔缺損、心房中隔缺損或瓣膜閉合不全,不需要太困難的手術,風險低,有的服藥追蹤即可。

每年新生兒約3%到4%是試管寶寶,大約6000人左右,李茂盛建議,接受人工協助生殖的孕婦,應在懷孕20到24週時,接受「胎兒超音波心動圖」篩檢寶寶是否先天心臟異常,如果來不及,可在出生後1個月後檢查,及早篩檢、及早治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