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政府買釣島失敗 港媒指後患更大

Facebook

【新唐人2012年8月1日訊】釣魚島主權爭議波瀾再起。有日媒報道稱,日本政府近日出價20億日圓(約2億港元),向聲稱擁有釣魚島業權的栗原家族「收購」釣魚島3個主島遭拒絕。但栗原家族傾向把釣魚島「賣給」由右翼政客石原慎太郎主政的東京都。有專家指出,「購島」行為將在國際上加強釣魚島屬於日本的印象,而對中共政府來說,石原若得逞則後患更大。

據《產經新聞》報道,內閣官房副長官長濱博行透過第三者尋求與栗原家族會面,並提出以20億日圓收購釣魚島,但栗原家族拒見長濱。目前,內閣官房長官藤村修昨日承認官方曾與栗原家族接觸,但拒證實是否開出購島實價。而《共同社》引述接近栗原家族的消息人士稱,栗原家族拒絕日本政府的理由是「不能掃了石原的面子」。

據悉,日本右翼政客石原今年4月曾宣布「購島」計劃,並公開在民間籌款,截至7月30日共籌得13.9億日圓。

而據香港《明報》報導,中共國防部發言人耿雁生日前在記者會上表態,針對釣魚島主權爭議問題,中共軍方會與各部門密切配合,維護國家主權和海洋權益。

大陸學者:「守50年獲主權」無根據

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系教授梁雲祥認為,無論聲稱擁有釣魚島業權的家族把島賣給東京都還是日本政府,都會在國際上加強釣魚島屬於日本的印象。相比之下,東京都政府更想把事情炒熱,日中央政府因要考慮中日關係而會有更多顧忌。而若釣魚島賣給東京,中共政府要面對與一個地方政府交涉主權問題,更為棘手。

近期有輿論稱,日本自1972年起有效控制釣魚島,若這一局面堅持到10年後(2022年),日本就可按國際法實際獲得釣魚島主權。

對此,梁雲祥教授表示,控制時效確是國際法的一個因素,但國際法並無明確寫明50年,而是十分含糊的寫道「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不受干擾、和平地控制領土」。日本對釣魚島的控制情況并不符合這一條款。

栗原国起“買賣”釣魚島情況簡介:

日本人栗原國起在1970年代向此前聲稱擁有「業權」的另一日本家族「購下」釣魚島主島、北小島和南小島後,只曾登島一次,他當時表示與任何政治團體沒有關係,並表明永遠都不會轉售島嶼,要“永遠保持自然未開發狀態”。此后,栗原家族長期把釣魚島「租給」日本政府,目前每年收取逾 2000萬日圓租金,租約明年3月屆滿。

2012年4月,日本極右政客、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宣稱,東京都政府將於2012年內從釣魚島的“擁有者”手中收購部分島嶼,並聲稱收購計畫已經進入最後階段。栗原國起的弟弟栗原弘行稱正在與東京都政府商談“出售”釣魚島問題。

另據日本《週刊新潮》2012年05月18日報導稱,2006年,栗原國起涉嫌以“拆樓”的名義布下圈套,詐騙日本埼玉縣一家建築公司的社長300萬日元,至今未還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