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計劃和薄熙來勾結?分析指漏洞百出

Facebook

【新唐人2012年6月4日訊】(新唐人記者劉璇綜合報導)近日,有海外媒體大幅度刊登了一系列所謂關於中央書記處書記、中辦主任令計劃和周永康、薄熙來秘密結盟,以及令計劃的兒子被車禍死而讓令計劃同周永康再度結盟的負面新聞。有評論指,相關消息漏洞百出。而有分析說:如果胡錦濤再不下手,這樣的造謠消息會越來越多。

近來相當活躍的《博訊》在焦點發表「首發」消息,稱令公子車禍牽出令、周、薄政治同盟:操縱常委初選、高層震怒。但令計劃之子死亡的傳聞並未獲得任何消息證實,而且,令計劃日前還公開陪同胡錦濤參加北京東城區的兒童節活動,並不像家中曾遭逢巨變。

而網友 「無限風光在險峰」指出,連鬧出的笑話都和明鏡網上同樣內容的「獨家報道」一模一樣。

台灣《旺報》分析,想知道令公子有沒有車震,這很好查,只要警方出面說明即可。但「3.18」傳聞扯上周永康、薄熙來和令計劃所謂「三角政治同盟」,既違反常理也不符中共黨內政治運作。「爆料者必須拿出證據。」

海外網站則有網民說,要讓人相信令計劃背著老闆和周、薄結盟對付習近平,實在有違常理及事實,「這個太扯了」。

報道稱,3月18日過後沒幾天,胡錦濤訪問韓國首爾,出席3月26、27日舉行的首爾核安高峰會。當時,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令計劃隨行。 6月1日國際兒童節,胡錦濤前往北京市東城區少年宮考察,令計劃也隨行。因此有關傳說不靠譜。

報導質疑,令計劃在80年代初就擔任胡錦濤的團中央常務書記祕書,而此前9位中辦主任進入政治局,7位擔任過常委。令身為胡的首席幕僚長,要進常委,還需要找人結盟嗎?

周永康死期到?

《阿波羅新聞網》報道說,相關網路近日連篇累牘的扯出令的消息,表明薄由中紀委轉交司法部門處理日期不遠了,可能薄的定性很重,因此支持薄的勢力在絞盡腦汁用攻擊令的做法來打亂局面,想造成胡的核心成員內部分化,要達到此目的可能是一廂情願了。

而《看中國》則發表評論文章指,這個消息必成周永康的一張死牌,不出此牌周永康還能多活幾天,一出就變成催命符,必死無疑。因為「看一下令計劃的背景以及當前形勢就一目了然」,「令計劃是胡錦濤的大秘,中央辦公廳主任,大權在握,其實也就是胡錦濤的幕僚長」。

「明白了這點,你就知道令計劃根本就不需要和薄熙來、周永康結盟,沒油水可撈。因為從近看、從遠看都沒有任何大利益;沒有重大利益政治家怎麼會結盟?令計劃怎麼會捨棄自己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以及未來胡派二號盟主的位置和一個過了氣的周永康結盟呢?」

之所以出現抹黑的根本原因,文章預測分析,是因為令計劃已建議胡錦濤立即抓捕周永康、平息政局動蕩了;而周永康竊聽得知自己就要被抓后,就使出這條渾水摸魚計。

「釋放謠言煙霧,妄圖讓胡溫自己陣腳混亂,這樣一來胡錦濤至少要幾天時間來判斷真假才能進行下一步行動;而周永康就可以利用爭取到的這幾天,足夠把正在準備進行的暗殺或軍變計劃提前進行了。」

網友評論

「報料的中紀深喉動機和目的何在?要求政改取消自己?如果不是,那就是要坑別人,但抗別人也不用以取消息自己為口號啊。那就只有編造了,還真的以為能政改呢。」

「周,江,劉,羅,曾等血債派系一日不剷除,中國就一日不寧。看吧,最大的好戲要登場了。你不動手,自然也就不需要你去動手了。」

「周永康這個時候發布這樣的消息 就是想讓胡溫自亂陣腳 去調查令計劃 然後耽誤一段時間 在這段時間內 周永康趁機搞搞暗殺 搞搞破壞。」

「博訊的新聞越來越離譜了,邏輯上完全將(講)不過去。讓人不得不懷疑之動機。不希望透露姓名的中共問題專家說:兩中央決鬥動用了一切手下的資源,已經是決戰了。如胡不下手,這樣的造謠消息會越來越多。」

「如果令不是傻逼弱智,那麼很難想象會相信常委里的老九的許諾。令跟了其主子胡幾十年,深得胡的信任,要在最後衝刺過程反水?」

「這新聞早不出晚不出,等令2次高票入選預備名單,就出來了,真的要:呵呵。『這個同盟的建立不難,因為令計劃和薄熙來都來自山西,山西講幫派義氣。』這個理由真充分…」

網友:超不靠譜

朱建陵:「北京有人寫了劇本, 讓明鏡, 博訊分別編排劇情, 希望最後會把薄熙來, 周永康, 令計劃, 甚至章子怡都串在一起, 那樣故事張力會強一些。」

amnizia: 「這個太扯了,令公子在p大讀書讀得好好的,啥事木有啊。。超不靠譜的謠言。」

「扳倒薄,把周掛起來打臉的就是令,團派令去背靠已經沒實權的周?白痴才去咧。有人想周和令同歸於盡吧,明鏡網已經把這幾條『獨家報道』給刪除了。」

「現在大戲第二場『令、周、薄共謀』又拉開了序幕,想尋找第二突破口,大擺迷魂陣,但杜撰是需要點水平的,『三講』第一條講學習,望曝料人好好學習學習,再在這裏編故事。博訊編輯的確值得反省。」

「不希望透露姓名的中共問題專家說:兩中央決鬥動用了一切手下的資源,已經是決戰了。如胡不下手,這樣的造謠消息會越來越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