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辛德勒 何鳳山案受矚目

Facebook

【新唐人2012年5月24日訊】(中央社台北23日電)監察院長王建(火宣)出版新書《公平正義何處尋?》中有「中國的辛德勒–何鳳山」專文,前中華民國駐維也納總領事何鳳山案再受矚目。

王建(火宣)在專文中讚許何鳳山的善行,「大大的彰顯了人類崇尚公平正義的至高理想,為世人留下感人典範」。

有「中國的辛德勒」之稱的何鳳山生於1901年9月10日,1938年到1940年任中華民國駐維也納總領事,當時納粹德國併吞奧地利,許多猶太人欲逃離納粹魔爪,但多國駐維也納領事館已不再發簽證給猶太人,許多猶太人性命危在旦夕。

基於人道立場,何鳳山抗拒長官、駐德國大使陳介命令,簽發數千張「救命簽證」給猶太人,讓他們前往上海,再轉往其他國家,逃過被屠殺的命運。

何鳳山後來出使哥倫比亞,遭館員指控侵占專款、虛報圖利等,經監察院彈劾,退休後司法院公務員懲戒委員會決議撤職並停止任用3年。

1997年何鳳山過世後,以色列政府於2001年授予何鳳山「國際義人」(Righteous Among the Nations)稱號,為中華民國官員第一人。

何鳳山的兒子為中央研究院院士何曼德,一直表達希望政府平反何鳳山案的願望。

監察院人士今天受訪時表示,何鳳山的後代一直認為何鳳山遭冤屈,曾向監察委員們陳情,希望替何鳳山平反。目前確有監委在調查何鳳山案,但不是調查何鳳山遭彈劾案,而是調查外交部處理何鳳山案時,過程是否有疏失。

外交部新聞文化司副司長夏季昌晚間受訪時表示,目前還沒有接到監院調查相關訊息。

過去一直希望台灣多了解何鳳山事蹟的駐台北以色列經濟文化辦事處,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說,何鳳山英勇解救生命的行為應被表揚。

另外,以色列駐台辦事處曾表達計畫籌拍何鳳山事蹟影片,以色列駐台辦事處表示,至今仍希望這件事能達成,但目前還沒有進一步決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