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上呼風喚雨 蘋果惹關切

Facebook

【新唐人2012年3月12日訊】(中央社舊金山12日綜合外電報導)不管是產品設計還是商業交易,美國蘋果公司(Apple)設法在所有事情上取得最大控制權。

蘋果推出智慧型手機iPhone及平板電腦iPad,也連帶創造市場,蘋果正試圖界定並支配這個瞬息萬變的市場。蘋果可能會碰上反托辣斯監管機構這一關,反托辣斯監管機構欲抑制蘋果霸權。

蘋果的影響力正受到檢視,美國司法部考慮對蘋果及美國5家出版業者提出訴訟,指控在2010年平板電腦iPad上市後,這些業者圖謀哄抬電子書售價。

根據「華爾街日報」,相關業者設法經由磋商達成和解,避免引發各方矚目的訴訟。

華爾街日報上週報導,美國司法部打算對蘋果及出版業者提起告訴。這些業者涉嫌聯手操控價格,阻撓亞馬遜公司(Amazon.com Inc)祭出電子書折扣。

華盛頓Orrick律師事務所的反托辣斯律師亨尼貝里(Ted Henneberry)表示:「我覺得這對蘋果來說,可能有幾分警示的味道。」

電子書一案顯示,蘋果從自家連網裝置系統取得市場影響力。蘋果裝置與iTunes密不可分,iTunes是行動應用程式、書籍、報紙、雜誌、教科書、電影及音樂的數位市場。

反托辣斯律師巴托(David Balto)表示:「對許多人而言,iTunes這個平台變得非常重要。」柯林頓(Clinton)執政時期,巴托曾在聯邦貿易委員會(Federal Trade Commission)擔任要職。

巴托又說:「蘋果顯然在眾多市場取得許多影響力。」

蘋果售出超過3億1500萬個iPhone、iPad及iPod,這些裝置都搭載蘋果行動作業系統,蘋果也因而握有進入市場的鑰匙。有越來越多人為了裝置購買數位內容,這個市場的影響力勢必將日益壯大。

蘋果銷售長紅讓該公司在過去10年來,由科技精品店一躍成為引領潮流的產業巨擘。蘋果全年營收自2001年的50億美元,激增至去年的1080億美元。去年約3/4的營收來自iPhone、iPad及iPod的銷售。

蘋果現今市值逼近5100億美元,微軟(Microsoft)及Google加起來,規模都還不及蘋果。

不過政府監管機構現在盯上蘋果,緊迫盯人的程度不亞於微軟在1990年代,以及Google過去4年來遭遇的。

微軟設法維持並擴大掌控個人電腦軟體市場,掀起反托辣斯訴訟。但訴訟並未造成微軟瓦解。

佛羅里達大學(University of Florida)專研反托辣斯案件的法學副教授索科爾(Daniel Sokol)表示,蘋果可能只是表現的比部分同業好,或是在新領域經商,政府管制機構仍在弄清楚這些新市場的機能。

索科爾表示:「並非規模大就能吸引反托辣斯監管業者的注意。不僅規模大,你還要惡名昭彰。」他又說:「蘋果推出iPhone才不過是2007年的事,iPad也到2010年才問市。時間還不夠長到讓蘋果變壞,如果蘋果真的變壞的話。」

蘋果並非完全未受到政府注意。聯邦貿易委員會2009年展開調查,探究蘋果及Google董事會是否透過任用共同董事扼殺競爭。Google當時的執行長施密特(Eric Schmidt)自蘋果董事會辭退,前基因科技(Genentech)執行長李文生(Arthur Levinson)也退出Google董事會後,調查才告一段落。

蘋果、Google及矽谷(Silicon Valley)其他數家企業約定,別招攬各自雇員,而招致司法部調查。

蘋果、Google及包含英特爾公司(Intel Corp.)在內其他4家業者,承諾未來5年別再涉入任何禁止招攬對方雇員的協議。

以這些公司員工名義提起的聯邦訴訟案仍在尋求賠償。(譯者:中央社林亭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