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中:中國本來就是靠三教九流來傳承的

Facebook

【新唐人2012年2月22日訊】有人說,台灣政治真不入流,是三教九流、各顯神通,馬英九討政治飯是討得真可憐。可,一個正確和為正確而入流的社會是沒有希望的,中國也本來就是靠三教九流來傳承的,消滅了三教九流實際上也就消滅了中國。而一個社會,本來也是不能太入流的。一旦入了流,無論是個人、社會還是國家就會只剩下名頭職稱而失去本分,社會也會因此而沒有真正的政治家、藝術家和科學家。

–這是因為,政治入了流就無需面對群眾、相聲藝術入了流就無需面對觀眾,科學入了流就無需面對他所需要研究的客觀對象。他們都只需面對施食者所發給他們的名頭和飯碗了,而只知盯著名頭職稱飯碗和施捨者手中骨頭的人,肯定就忘了自己的本分而空有其名了。

–以前的中國,是只有皇帝是入流的,它捧著金飯碗。而其它的則都像現在的世界一樣,都不入流而都要靠自己的辛苦才有飯吃。所以,「三教九流」既是各顯神通也是拚命買力、十分辛苦的代名詞。但,正是這三教九流的辛苦,才把中國給傳承了下來。

–而現在,我們雖然都入了流,可除了專家教授遍地是,人才看起來多得不得了以外,大家都像狗一樣只會面向飯碗而把中國給斷了送。

–最近,看到台灣媒體要把政治崇高化。這讓我想起了馬英九、想起了揚振寧、想起了侯寶林,也讓我想起了一直把中國傳承下來的三教九流。

–馬英九討政治飯,的確討得很辛苦、討得很可憐。可揚振寧說「專制更能推動科學的發展」,這是真的嗎?相聲大師侯寶林的經歷則告訴我們,「人一旦入了流,他就無需也不能面向人民、面向群眾觀眾、面向職業事業了」。他只需象狗一樣面向主人、面向飯碗就可以了,就可以衣食無憂。並且,入了流的他也只能像狗一樣面對施捨者而不能面對他事業的基礎和對象。

–如此,科學家不面向科學而只面向施食者手中的那塊骨頭和盛著不同等級食物的飯碗,這能推動科學的發展嗎?!

–以前的相聲藝術是不入流的。所以,過去的相聲演員只能靠說相聲活命,只能面向觀眾討生活。他們不僅必須要面對觀眾,而且必須要通過相聲把觀眾說開心才行,否則,就沒人給錢,他就要餓死。而這,恰恰造就了有天分愛好者才敢涉入的自然門檻、恰恰迫使了相聲藝術的自覺的傳承和發展。

–曾聽說,侯寶林在解放前就已經是相聲大師了,可解放後,他竟說不出相聲了。

–在解放前,「說相聲」是不入流的,沒人強制你學也沒人管你。說不好,就有餓死的可能。這聽起來,好像的確很悲慘,可真正有相聲天賦的侯寶林,他靠賣自己高質量的藝,是賣得了大量的現金白銀,是一點兒都不悲慘。

–可解放後,把這些野生動物般滿天刨食的藝術家們歸到了一起,使他們都入了流。不僅給了他們崇高的名分,還按名分職稱發給他們優厚的工資。這使他們不必再面對觀眾就能衣食無憂了。這聽起來,好像令人很幸福,也好像是對相聲藝術前所未有的扶持。

–可,相聲本來就是用來讓天下觀眾開心的,這和政治沒有什麼區別。而現在,群眾觀眾不算什麼了,以前的那些用來討天下觀眾開心的相聲原本所有的所謂「打哏」、「臭活兒」、「怯口」、「倫理哏」等都要被界定為低俗的封建糟粕的東西了,是既用不上也不准用了。那相聲還怎麼說呢?

–的確,在付工資給你的偉人看來,怎麼還要去討天下觀眾的開心呢?真是低級得很、真是封建糟粕得很!而討偉大領袖個人歡心才是真正先進高級和真正正確的文化。所以,只有歌頌才對。

–可只有歌頌,還能叫相聲嗎?從事非相聲事業的相聲藝人,也就只能是些頂著相聲藝術高級職稱名頭的非相聲人士而已了。以至於,直到80年代,新中國相聲才匆匆忙忙地出了個馬稷。而之所以能出個馬稷,僅僅只是為了迎接新時代諷刺一下舊時代的短暫需要而已,之後是要很快銷聲匿跡的。不是這樣嗎?看來,相聲雖然是入了流了,但真正的相聲卻是已經死了、卻是要失傳了。

–政治也是這樣,現在的世界政治也是不入流的。所以,你看那馬英久,為了向國民討口政治飯吃,是不得不面對天下蒼生、不得不在政治上百般感動國民百姓能對他放心。真是辛苦啊!賤啊!非常人所能願、非常人所能忍、非常人所能堅持、非常人所能做到!可,這才是真正的政治。而與之相反,無非就是躺在牛身上吸血的毛蜱蟲或吸血鬼。

–同樣如此,科學也是不能入流的。以前的那些多如牛毛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創造者、傳承者和現在的非人民科學家都是不入流的。入了流就空有其名了。

–舉個例子說,某個學問明明是荒誕的,可晉級卻要考它。如此,你要晉級就不能異議,你異議就不能晉級。而顯然,只有晉級才能入流,晉不了級就入不了流。可為了入流,荒誕就永遠得不到異議和糾正,可連荒誕也發現不了的主流專家、學者、科學家又哪裡還稱得上是專家、學者、科學家,只能是空有其名了。所以,原科學院院長周光召參說,(新)中國要出諾貝獎,只能出在民間。因為民間不入流呵,他們雖然因為說「皇帝沒穿新裝」而無知錯誤地晉不了級、入不了流,可他們至少揭露了「皇帝沒穿新裝」的客觀事實。

–所以,我們通常罵人「不入流的東西」,好像「不入流」就很低級,「入了流」才高級似的。可我們想過沒有,他們只是沒人賜予高工資而很艱辛、而有衣食之憂而已。

–我真不知道,曾幾何時,「三教九流」成了不入流的東西、成了下三爛。而入流則成了高貴和可以橫行霸道的象徵。

–而其實,「三教九流」是個很繁榮、很發達、很自由、各取所需、各施其才的詞彙。三教九流既指佛教、道教、儒教這「三教」和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這「九流」,也指宗教、學術上的各種流派和社會上各種行業和行業裡的各色人物。

–可自從佛教、道教、儒教等中國文化被禁止,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被貼上落後不先進的封建糟泊的標籤之後,只看標籤的人們只要一聽說「三教九流」,就自然把她聯想成下三爛的東西了。可,人如能通曉三教九流,那簡直是不可能達到的,而絕不可能比那些掌握一技之長的專家教授差。

–那到底什麼是三教九流呢?三教是文化層面的,比較恆定,是指佛教、道教、儒教。可九流帶有技術技巧操作的含義,所以,隨時代、地域、群體不同而有所不同。例如,三教九流的民間說法就有:

三教:佛教、道教、儒教。  

九流又分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  

上九流是:一流佛祖二流仙三流皇帝四流官五流燒鍋六流當七商八客九種田  中九流:一流舉子二流醫三流風水四流批五流丹青六流相七僧八道九琴棋  

下九流:一流巫二娼三流大神四流幫五剃頭六吹手七戲子八叫花子九賣糖。

 

–而在三國時代的一些說法是:三教依然是儒教、釋(佛)教、道教。而上九流是:一佛祖,二仙,三聖賢,四官,五公卿,六相,七僧,八道,九莊田。  中九流是:一評書,二醫,三卜筮(算命),四棋(棋師),五丹青(畫匠),六仕(兵卒),七橫(說客),八義(俠客),九打漁。  下九流是:一高台(唱戲),二吹(吹鼓手),三馬戲,四剃(剃頭),五池子(開澡堂),六搓背,七修(修腳),八配(配種的),九娼妓。

–但也有對九流這樣說的,即:上九流:一宰相,二尚書,三督撫,四藩臬,五提督,六鎮台七道台八知府,九知州。  

中九流:一醫,二金(算命),三飄行(測字),四推(推算曆法),五琴棋,六書畫,七僧人,八道士,九星相(觀星相定吉凶)。

下九流:一忘八(開妓院),二龜(縱妻賣淫),三優伶(唱戲),四吹(吹鼓手),五大財(耍大把戲),六小財(耍小把戲),七生(理髮匠),八盜,九吹灰(賣鴉片)。

–而到了蒙古族奪取政權的元代,它為了抹殺漢文化,還把九流的三等歸類給予了取消,而不合術數地直接由九流變成了十流,即,「十流」: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醫、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顯然,文革時的「臭老九」,大概就源自於此。「九儒」、「臭老九」的規劃和稱呼,顯然,都充分反映了外族對漢族和漢文化的欺壓與仇恨。

文章來源:《博客中國》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