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金節:「活熊取膽」是哪門子高科技

Facebook

【新唐人2012年2月14日訊】中國創業板正在淪為一個大染缸,距離起初的為高科技企業融資的定位,越來越遙遠。近日,以「活熊取膽」為主營業務的福建歸真堂再度衝擊IPO,一下子讓本就慘淡的創業板飽受責難。

早在2011年初,歸真堂就曾衝擊過創業板,引起社會各方的強烈譴責,歸真堂被迫暫時擱置了上市計劃。一年之後,歸真堂捲土重來再謀上市,仍舊引起了社會強烈的非議。剔除利益既得方,幾乎所有人都反對這樣的公司登陸創業板。

公眾譴責聲之所以聲勢浩大,關鍵在於熊膽生產企業的「殘忍」。由於活熊取膽過於殘忍,世界不少國家都明令禁止。一個簡單的事實是——作為瀕臨滅種的二級保護動物黑熊,在短暫的壽命週期裡被不斷地抽取膽汁,關在鐵籠裡經受將近20年摧殘和折磨,他們的壽命只有正常黑熊的一半,基本都是死於肝癌,心肺衰竭等各種疾病。網上一段「活熊插管採膽汁」的畫面,更讓普通民眾難以忍受這樣的企業上市圈錢。

雖然歸真堂號稱是國內最大的熊膽系列產品研發企業,也一直鼓吹自身的「無管無痛引流」技術,但是無論從社會責任角度,還是企業運營風險角度而言,歸真堂的上市都蘊含著巨大的風險,投資者隨時會面臨系統性的虧損可能。

就歸真堂上市的前景而言,由於已經通過標準的程序向證監會提交了申請,也出現在了2月1日公佈的IPO申報企業基本信息表裡面。歸真堂的經營範圍也基本界定在法律的允許範圍之內,因此歸真堂順利上市的可能性很大。但這並非資本市場之幸。

當然,歸真堂上市之路也存在著不明朗的可能,一方面社會輿論壓力巨大,另一方面產業政策調整定會影響公司的經營環境。這都會讓歸真堂的IPO隨時夭折。目前,歸真堂養殖場有400只黑熊,一旦資本市場融資成功,這些資金勢必將主要用於擴張規模,黑熊數量可能將擴張三倍至1200只,也就意味著更大規模的黑熊飽受摧殘。

這只會招來越來越多的抗議和反對,道德底線之爭隨時可能升級為熊膽產業模式的辯論,屆時勢必會影響到這一產業的政策走向。其實,不僅僅是熊膽產業,這是所有野生中醫藥材企業的困境。為了加強對野生動植物的保護,國家已明令禁止諸如犀角、虎骨等珍稀瀕危動物入藥的使用。

而且,熊膽汁本身目前也是問題多多。由於技術的侷限,熊膽汁中可能會含有過量的抗生素、癌細胞、膿血等威脅消費者健康的物質。在中醫上,清熱、解毒、清肝、明目是熊膽的主要功效,市面上實際有大量的藥品可替代熊膽的這些藥效。就此而言,熊膽本身屬於夕陽產業。一個夕陽產業,登陸以創新和高科技為定位的創業板,是不是個笑話?

創業板的企業本來是以創新和高成長性為首要特徵,但現在歸真堂這樣的企業的上市,只能讓「十年磨劍」造就的創業板,在痼疾纏身之際,以更快的速度墮落下去。

不管怎麼說,「活熊取膽」不僅算不上是什麼高科技,更為重要的是這完全是一家不具備長期創新能力的企業,只會不斷地遭遇公眾的討伐、產業政策的約束。就此而言,投資歸真堂,就等於選擇了定時炸彈。

歸真堂與高科技、創新無關,可活熊取膽與道德底線有關。這樣的企業登陸創業板是A股的恥辱,如此的企業經營模式被資本鼓勵,只能助漲企業繼續著眼於眼前利益。在美國創業板納斯達克已經創出十年新高,蘋果成為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之際,中國的創新企業真應該想想哪門子才是真正的高科技了?

文章來源:《新京報》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