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 蔣介石和毛澤東的臨終遺言

Facebook

【新唐人2012年2月13日訊】

孫中山:「和平……奮斗……救中國」

1925年3月11日,孫中山已至生命垂危之境。宋慶齡扶著孫中山顫抖的手,在他的《政治遺囑》和《家事遺囑》上簽字。這天同時簽署的,還有一份致蘇聯遺囑。他的《政治遺囑》這樣寫道:「余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國之自由平等。積四十年之經驗,深知欲達到此目的,必須喚起民眾,及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斗……」此前,孫中山一直堅信:民主共和是「世界潮流,浩浩盪盪,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彌留之際,孫中山用微細的聲音輕輕吐出的是:「和平……奮斗……救中國」。3月12日上午9時30分,孫中山先生與世長辭,終年58歲。

3月19日上午,宋慶齡、孫科在北京協和醫院禮堂按基督教儀式,為孫中山舉行家庭葬禮。19歲時,孫中山受洗成為基督徒。臨終之前,他曾清楚的表示,他希望人們知道,他是作為一個基督徒而去世的。葬禮由燕京大學神學院院長劉廷芳牧師主持,廣州政府司法部長徐謙和孔祥熙先後致悼詞。葬禮之後,孫中山靈柩被移往中央公園社稷壇大殿。從上午10時起,聞訊而來的各個團體、學校以及中外送殯人士已逐漸前往。從協和醫院到中央公園,一路上全站滿了人。

蔣介石:「反攻大陸……解救同胞……救中國……」

  

1975年4月,蔣介石於台北「士林官邸」陷入半昏迷狀態,一日,侍從醫官察覺蔣介石口中念念有詞,聲音十分微弱,而且蔣的寧波口音不好懂,侍從醫官立刻請值班的侍從副官翁元。翁元耳朵貼近蔣介石嘴巴,仔細聽了一兩分鍾後告訴醫官,總統說的是:「反攻大陸……解救同胞……反攻大陸……救中國……反攻大陸……救中國……」。

4月5日清明節午夜23時50分,蔣介石因突發心臟病在台北士林官邸逝世,享年88歲。這是否蔣介石意識到自己陷於性命交關,故而以其微弱的叨念,交代最後遺言?不得而知。此前,蔣介石曾在病中手書「以國家興亡為己任,置個人生死於度外」。他的政治遺囑中這樣說到:「自余束發以來……無日不為掃除三民主義之障礙,建設民主憲政之國家,艱苦奮斗。……實踐三民主義,光復大陸國土,復興民族文化,堅守民主陣容,為余畢生之志事。」並勉勵同胞「矢勤矢勇,毋怠毋忽。」蔣介石逝世後,按照其遺願,靈柩暫厝慈湖,「以待來日光復大陸」,再安葬於南京紫金山。

毛澤東:「我很難受,叫醫生來!」

1976年9月8日晚7點10分時,北京中南海,毛澤東的呼吸急促起來,此時的毛澤東噎病入膏肓。

秘書孟錦雲見狀趕緊過來,低頭給毛澤東按摩胸部。毛澤東用很低的聲音說:「我很難受,叫醫生來。」這是他發出的最後一個「最高指示」,隨後,毛澤東陷入昏迷中。

顯然,醫生們禪精竭力的搶救並沒有能夠挽回馬克思對他的召喚,1976年9月9日0時10分,毛澤東逝世,終年83歲。另據李志綏醫生所說,毛澤東說的最後一句話是借張玉鳳轉述的:「李院長,主席問您還有救嗎?」在得到肯定的答復後,「一痕紅暈在毛的兩頰出現,兩眼頓時露出了剎那的喜悅光彩。接著長長地出了一口氣,兩眼合下來,右手無力地從我手中脫落,心電圖示波器上呈現的是一條毫無起伏的平平的橫線。」此前,毛澤東噎認識到,他搞的文革「擁護的人不多,反對的人不少。」同時,他對文革的未來充滿悲觀情緒:「你們怎麼辦?只有天知道。」他臨終前沒有留下任何感人肺腑的遺言。

毛澤東的遺體經過特殊處理,裝進水晶棺,被保存在了天安門廣場上的毛澤東紀念堂里。多年以後,由於水晶棺的製作不過關,遺體內部噎實際腐爛,只好按照製作動物標本的工藝,把毛澤東掏心挖肺,去掉內臟,只保留外殼,做成毛澤東標本收藏在那裡。

文章來源:《新世紀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