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墨:天價大米是典型的價格欺詐

Facebook

【新唐人2012年1月6日訊】 2011年,知名的黑龍江省五常大米迎來好光景,大米不僅質量好,價格也是節節攀升,最貴的一斤甚至賣到了199元。但五常市的許多稻農辛辛苦苦種出的水稻,賣給當地的加工企業每斤不到2元。記者在五常市走訪發現,中等包裝的大米,四五十元一斤的比比皆是。精包裝大都超過百元,一種抗氧化有機米更是賣出了每斤199元的天價。而稻農的有機水稻收購價格並不高。2010年上市的有機稻僅為每斤1.90元左右。(《新京報》1月3日)

收購價不到2元的大米,卻被企業賣出了四五十元一斤,甚至上百元一斤的價格,米價利潤,與國內藥價利潤有得一拼!

應該說,米價幾十倍,甚至幾百倍翻番,是商人的精明所致。普通的大米,被他們加上包裝,就賣出了好價錢。如果再印上精美的廣告詞,吹噓這是有機大米、健康食品、綠色食品,吃了能健康美容,延年益壽,那麼,一斤普通的大米,賣你199元一斤,並不算狠!

然而,大米價格成數十倍、數百倍翻番,種植水稻的農民卻並沒有得到多少實惠,據黑龍江省五常米產地民樂鄉稻農張宏雷說:種20畝有機稻的總成本超過2.2萬元,總產2.5萬斤,按高價2.0元一斤出售,共收入5萬元。去掉種植成本,一家人忙活一年種這麼多糧食也得不到3萬元。而企業只需加個包裝,再弄點天花亂墜的廣告詞,即可牟取巨額利潤,真是唾手可得,哪像農民那樣,辛辛苦苦一季,付出那麼多的勞動和汗水,20畝水稻收入還不到3萬元!

普通大米賣出天價,高興的自然是那些企業,但種植大米的農民卻並沒有得到什麼實惠。就像天價藥,藥品生產者並沒有拿到多少利潤,但做代理的,跑批發的,搞零售的卻賺了個盆滿缽溢。

普通大米加個包裝,印上幾句虛假的廣告詞,就賣出了天價,這屬於典型的商業欺詐和價格欺詐。《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規定,經營者定價,應當遵循公平、合法和誠實信用的原則。經營者定價的基本依據是生產經營成本和市場供求狀況。2元的收大米市場價格如此之高,就像天價藥一樣,其實嚴重坑害了消費者的利益。購價賣出199元天價,公平嗎?符合生產經營成本狀況嗎?國家發改委《禁止價格欺詐行為的規定》也規定,經營者利用虛假的或者使人誤解的標價形式或者價格手段,欺騙、誘導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的,屬於價格欺詐行為。很難想像,收購價不到2元的大米,不經過「加工」、吹噓,就能賣上199元!

而這種行為,也是一種坑農行為。

在消費者的印象中,還以為是那些農民擡高了糧價。而政府也會誤以為,糧價高了,農民的收入就高了。近年來,農民的年收入連年翻番,與糧價上漲有很大的關係。但實際上農民的收入並沒有那麼多,虛假的年收入,對於農民來說,可不是個好事情。就像歷史上的那個「大躍進」年代,什麼都搞「放衛星」,最後傷害的是老百姓,還有整個國民經濟。

虛高的米價,既是一種價格欺詐,也是變相的坑農行為。然而,讓我們感到奇怪的是,價格監管部門幹什麼去了,不到2元的成本,卻賣到199元,公平嗎,合理嗎,合法嗎?為什麼會任由2元變199元這樣的怪事,在我們的身邊屢屢發生呢?

文章來源:《中國網》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