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蔬菜成藥罐子 豆角被“餵”11種農藥

Facebook

【新唐人2011年8月24日訊】(新唐人記者唐美華綜合報導)在大陸繼毒奶粉、毒食品曝光後,又不斷的曝出百姓餐桌上最常見的蔬菜,在生長過程中被施加多種農藥。下架後從產地到批發市場再到菜市場,沒有任何農殘檢測。民眾表示,中國菜蔬是藥罐子。

大陸媒體報導,豆角、茄子、白菜是百姓餐桌上最常見的蔬菜。然而,這些在陽光、雨露下茁壯成長的蔬菜,更是和農藥一起度過“一生”:一根豆角被“餵”11種農藥,一根茄子一次性混打4種農藥,剛噴過農藥的蔬菜第二天就被採摘下來,運往市場銷售。

菜農證實打農藥促收成

合肥菜農66歲的王明城表示,現在種菜不容易,三天兩頭要打藥,基本上沒有不打藥的蔬菜。他家的豆角,基本上是每天一打,不打藥蔬菜就沒有收成。

老王家種了35畝豆角,從4月初開始播種,現在即將下市。他一共打了包括殺蟲劑、殺菌劑、殺蟎劑等3大類11種農藥。其中,殺蟲劑有7種,如點陣氟氯氰菊酯、功卡高效氯氟氰菊酯等;殺菌劑有3種,如田園農博士毒氟磷、中保克毒寶嗎啉胍等;殺蟎劑有1種,如噠蟎靈。

來自廬江的菜農章天保說,小白菜的病蟲害太多,特別是夏天。基本上就是一天一打。有時當天打藥,第二天就採收。

縣菜農戴繼霞說,這幾天,她家的茄子葉子出現蟲害。為了圖省事,她把聯苯菊酯、甲氨基阿維菌素等4種農藥,混在一起一次性打完了。現在打藥,反正遲早都要打的,不如一起打了算了。

農殘檢測一路“綠燈” 蔬菜安全難有保證

“新華視點”記者近期追踪安徽部分蔬菜從田間到餐桌的全過程後發現,3個流通環節的農殘檢測竟一路“綠燈”,對於蔬菜的農殘檢測,有關部門回應稱既“管不住”又“管不全”。

8月2日,記者來到菜農戴繼霞的茄子田裡了解到,為了治虫害,2日她將4種農藥混著一次性打完了,3日早晨採收。然而,在她使用的聯苯菊酯包裝上,記者卻看到,該藥登記作物茶樹、番茄的安全間隔期分別是7天、4天。

3日早晨4:30,戴繼霞和丈夫到菜地裡摘茄子;7:45,她們將幾筐茄子裝上拖拉機,拉到附近的卜集蔬菜批發市場,賣給了專跑馬鞍山的商販曹老闆。這個環節沒有農殘檢測!

4日早晨1:30,曹老闆的一車茄子經過一路奔波,到達馬鞍山安民農副產品批發市場。該市場是安徽省第二大農產品批發市場。這個環節也沒有農殘檢測!

4日早晨3:22,來自馬鞍山香源農貿市場的攤販吳老闆,在曹老闆處批發了25斤茄子;6:30,吳老闆將批發來的菜送往香源農貿市場,開始零售。這個環節還是沒有農殘檢測!

至此,菜農戴繼霞的茄子,歷時約30小時,經產地批發市場——銷地批發市場——銷地農貿市場等3個環節,沒有任何農殘檢測,“順利”到達消費者餐桌上。

安徽省農業科學院植保所農藥殘留檢測室主任段勁生說,同時,農藥的安全間隔期,是指最後一次施藥至採收前的時期。若在這個時期內採收,就是不安全的。

中國農業大學農產品流通與營銷中心主任安玉發教授表示,蔬菜產銷全過程中沒有農殘檢測,與我國脆弱的“控農殘”體系密不可分。一般來說,抽檢應該是建立在批次上的,而從千家萬戶收上來的菜很難確定批次,這種“大海撈針”式的抽檢,往往是無效的。因此,如果不從源頭上加以管控,而僅依靠流通環節的抽檢,對防控農殘超標將起不到實際作用。

相關新聞視頻:【禁聞】專家看毒食品 中共乃萬毒之源

新唐人電視台 http://www.ntdtv.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