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重點大學的農村學生比例下降

Facebook

【新唐人2011年8月8日訊】(自由亞洲電臺記者林坪報導)近年來的高校擴招,使得中國的大學生人數顯著上升。不過,有調查顯示,中國重點大學的農村學生比例卻不斷下滑,寒門子弟也越來越難實現“知識改變命運”的夢想。

《南方週末》的報導說,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劉雲杉統計1978-2005年近30年間北大學生的家庭出身發現,1978-1998年,來自農村的北大學子比例約占三成,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下滑,2000年至今,考上北大的農村子弟只占一成左右;清華大學對2010級學生做的抽樣調查顯示,農村生源只占總人數的17%;教育學者楊東平主持的一項調研顯示,不僅是清華和北大,所有中國國家重點大學裏的農村學生比例自1990年代開始不斷滑落,農村學生主要集中在普通地方院校和專科院校。2008年底,中國總理溫家寶曾發出感慨,過去他上大學的時候,班裏農村學生幾乎超過80%,現在農村學生的比重卻下降了,經濟社會發展了,但是農村學生上高職、上大學的比重卻下降了。對此,遼寧省一所重點高校的孫老師表示:

“其實我帶的學生基本都能看出來,過去農村比較多。那麼現在這個比例逐年在降低。”

孫老師認為,中國優質的教育資源過於集中在少數大城市,讓農村孩子進入重點大學越來越難。

“從幼兒園開始,小學、初中、高中,它這個資源,相對優質資源是有限的,但是,能享受到優質資源的這部分人也是有限的。所以這樣,到高考的時候,就成了分水嶺了。那麼能夠享受比較好的條件的學生,自然都是以城市居多。農村怎麼樣它也是稍差一些。”

孫老師表示,現在上大學的開銷也給來自農村的孩子增添了不少壓力。

“特別困難一些的學生,學校可能給一些貸款。但是貸款之後還得還。可能也有一些管道,比如對於困難大學生有個資助,但是它涵蓋的比例不一定能覆蓋得很廣。”

報導說,“出身越底層、上的學校越差”,這一趨勢正在中國被加劇和固化。教育學者楊東平主持的調研顯示,在重點高校,中產家庭、官員、公務員的子女是城鄉無業、失業人員子女的17倍。廈門大學教育學院對全國34所高校生源的一項調查也發現,向上流動倍感艱難的不僅是農村少年,普通工人子女考入重點高校與普通高校的比例分別減少了7.9%與5.6%。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育學博士齊森認為,目前在中國,包括農村學生在內的底層子女,即使考上重點高校,也越來越難實現“知識改變命運”的夢想。

“這點和過去有點兒不太一樣,過去好比70年代,剛剛改革開放的時候,那個時候,只要考分一樣,都可以上大學。都可以上北大,而且,上北大畢業以後呢,哪怕農村學生也好,畢業以後,都可以到很好的單位去工作。現在有一個問題,因為學生的人數多了,再加上工作有很多利益團體在把持著,象高幹子弟、商人子弟,他們自己有自己的利益。他們的工作,好工作自己的孩子就占滿了。象農村的孩子沒有這個關係,沒有這個資源的話,即使很出色的學生你找好工作也不好找,甚至找不到工作。”

《長江日報》的相關報導說,《當代中國社會流動》研究報告表明,目前中國處於社會優勢地位的階層,其子女職業繼承性明顯增強,幹部子女當幹部的機會為常人的兩倍,階層複製的現象正在形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