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方政府總債務高達 11萬億

Facebook

【新唐人2011年6月28日訊】中國首次對地方政府債務進行的審計,根據中國官方發表的首次針對地方財政收支的全國審計結果,中國各地方政府的債務總額達到10.7萬億元人民幣(合1.65萬億美元)。評論分析,地方政府的巨額債務有可能危及經濟,人們擔心這麼多債務可能影響經濟穩定 。

中國公佈的這個數字大約相當於中國經濟的27%,而且顯著高於官方公佈的中央政府不到國內生產總值(GDP) 20%的債務餘額。

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經濟研究主管許保羅(Paul Cavey)表示,“政府主要關心的是確保放貸規模不致繼續增長。“我不認為政府會太驚恐,擔心這個問題大得失控,未償還的貸款餘額將給經濟帶來大問題。”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過後,北京方面打開信貸閘門,支持國有控股銀行向政府支持的基建項目放貸,最終導致地方政府積累了金額空前的債務。

僅在2009年一年,中國就向經濟注入了9.6萬億元人民幣,此舉成功地提振了本來陷入低迷的增長,但令人對許多項目的可行性以及全國各地方政府的債務水準產生嚴重擔憂。

此次官方審計證實2009年借貸呈現爆炸式增長,該年未償還地方債務大增62%。但此次審計也顯示,政府從去年起開始遏制這個問題,債務增長大幅放緩至19%。

據分析師們估算,若算上中央政府債務和銀行壞債等其它債務,中國的顯性債務總負擔達到GDP的70%上下。

但一些分析師相信,一旦納入國有企業及國家隱性支援的其它實體帳目上的債務,政府背負的或有債務將高得多。“如果你以非常寬泛的眼光來看待中國政府的‘或有債務’,而不僅僅關注帳目上的顯性債務,那麼債務餘額將顯著高出2010年中國GDP的 150%。

中國國家審計署表示,全國共有6576家融資平臺公司,它們的債務總額為4.971萬億元人民幣,但此前估算顯示,這些融資平臺的債務總負擔更接近14萬億元人民幣。

據經濟報導:6月14日,中國公佈5月CPI同比上漲5.5%,創34個月來新高。當日,索羅斯接受採訪時稱,中國已經錯失了抑制通貨膨脹的機會,中國經濟目前可能存在硬著陸的風險。

索羅斯說:“不過是捅破了近期國際投資者普遍的一種擔憂——對中國政府治理通脹的能力存在懷疑”。索羅斯認為,“中國治理經濟的藥方正逐漸喪失效果,且工資上漲推動的通脹正在顯現”。

索羅斯表示,“中國經濟存在些許泡沫,有跡象顯示正在走向失控。”

據法國興業銀行在一份報告中也表達了對中國通脹的擔憂。報告將中國通脹波及全球的過程形容為三大“多米諾骨牌”似的連鎖效應。淪為世界經濟的最大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