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國家醫療費為850萬黨政幹部服務

Facebook

【新唐人2011年6月17日訊】是誰佔用中國老百姓80%醫療經費資源?(0.6%人佔據80%資源)日前:國家11個部委聯合組成的協調小組的高調成立,涉及千家萬戶、事關每個人切身利益的醫療體制改革,走到了一個新的關口。一項調查顯示,79.7%的受訪者對即將出台的醫改新方案充滿期待。他們希望這個方案能夠從體制上,把當前醫療界的沉屙痼疾一掃而光。在談到「新的醫改方案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時,58.7%的人認為「如何把政府投入切實用到老百姓身上」才是最關鍵的。(5月19日《中國青年報》)

此前,中科院一份調查報告稱,在中國政府投入的醫療費用中,80%是為850萬以黨政幹部為主的群體服務的。全國黨政部門有200萬名各級幹部長期請病假,其中有40萬名幹部長期佔據幹部病房、幹部招待所、度假村等,一年開支數百億元局級以上高幹及家屬子女佔用80%醫療經費,──很顯然,用「政府投入絕大部份是用在幹部身上」來形容舊的醫療體制,一點也不誇張。在這樣的體制下,老百姓等於是被政府「拋棄」了,面向百姓服務的醫療機構失去公益性,進而看病貴、看病難,無疑都是必然的。現在搞醫改,無論採取何種模式,無論增加多少政府投入,如果不能保證「把錢用到百姓身上」,而是延續「醫療費用80%用於黨政幹部」,一切肯定都是圖勞的。

此外,公眾期待「把錢用到百姓身上」還有另一層含義:從政府投入到百姓獲得,沿途「損耗」會有多大?中間存在多少掠奪層?新的醫改方案是否對此設計了有效的約束措施?經醫療服務鏈層層「雁過拔毛」之後,真正用到百姓身上的政府投入能有多少?每當有醫療機構呼籲政府加大投入時,總會遭到輿論的質疑甚至反感,原因正在於政府給他們的投入再多,公眾所能得到的好處依然微乎其微。如果政府投入被中介層掠奪的問題得不到解決,公共醫療投入就不可能用到百姓身上,改革目標也就根本無從實現。

政府投入的醫療費用,分給百姓的本來就少,再經過層層佔有和掠奪,蛋糕分到百姓手裡已經只剩點粉屑了──這樣的雙重夾擊直接堆積成了「看不起病」這座重壓在百姓頭頂的大山。所以,新的醫改方案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政府公共醫療投入必須堅持站在「百姓本位」,並且確保在發放過程中不被中介層掠奪。這應該是醫改方案的核心所在,亦是醫改成敗的關鍵所在。

新醫療改革方案后,官方傳媒自然叫好連天。新醫改的確勾劃了一些美好的前景,包括未來三年財政投入8,500億元,到2011年時醫療保障覆蓋率將達到 90%等。但是,如果不根治醫護人員因10年創收(創造收入)而形成的一切向錢看的痼疾,如果不根治高幹佔用80%國家醫療費用的頑症,新醫改只是畫餅充饑,無助解決平民百姓的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那些所謂的」高幹」們,他們把公費醫療當成貪得無厭待遇來享受。不少離退休和在職局級以上的幹部們,有病沒病每過一段時間都得去住一陣醫院,即使沒病沒災,也耍做個全身檢查,去休養生息的療養一下一住就是一個療程,一手辦理出院,一手辦理了住院,繼續癩在高幹病房,貪得無厭的吸吮老百姓的鮮血。

北京各大醫院都有專門供局級以上住院的單間高幹病房。北京307醫院309醫院,304醫院,同仁、協和等大醫院的高幹病房都是寬敞明亮,彩電、冰箱、微波爐等設施一應俱全,住院如同住進高檔療養院。無論採用多貴的醫療設施和藥品,都只消輕輕刷一下幹部就醫卡,直接由國家買單。

這樣「大手筆消費」的病人,是醫院創收的「聚寶盆」,因而各大醫院都非常歡迎。無論大病小病都要盡量輪番採用各類醫療設備,再找最貴的葯多多地開,不花個萬元以上就不會放出院。由於一個缺乏節制的特權醫療消費群體和一條畸形的醫療利益鏈,北京很多機關每月的藥費報銷金額都成為極高的天文數字。據業內人士披露,在有些高級幹部公費醫療報銷費用中,整容、美容、保健等費用竟佔60%以上。

調查顯示,中國大批離退休高幹長年佔據40多萬套賓館式的高幹病房,這項開支一年就是500多億元;再加上在職幹部的療養,每年用於政府官員的公費醫療費高達2,200億元左右;也就是說,目前全國財政衛生開支的80%,是為850萬以高級幹部為主的群體服務的。而即使是實行了新醫改政策,中國享有基本醫療保險的城鎮居民也只有約52.2%。醫療特權,嚴重影響政府的公信力。早有諸多專家及公民強烈呼籲,取消公費醫療制度,把公務員也納入社會醫療保障系統;更大力度地普及全民醫保,居民同等的醫療服務。

一邊是少數特權者的「奢侈就醫」,一邊是多數老百姓的「缺醫少葯」,不改變這樣醫療資源分配極端懸殊的現狀,中國百姓看病難與貴的痼疾,就難以根本消除。

中國衛生部長陳竺聲稱,新醫改帶給民眾的實惠包括看病自付費用比例會降低、葯價會大幅下降。不過,北大新醫改課題組組長顧昕教授坦承,公立醫院的醫療服務和藥品都便宜了,醫護人員必然收入會降低。如此一來,他們的積極性受挫,期待公立醫院回歸公益性豈不是與虎謀皮?

要杜絕公立醫院救貴救富不救貧、要保護醫護人員的工作熱情,有待喚起他們的仁愛之心,但目前首要是維持他們的收入基本不削減。在不增加病患支出的前提下,這顯然有待政府加大投入。但是,近年政府醫療開支被高幹嚴重侵佔。

有記者披露,官員配偶子女美容保健也開公費醫療報銷,退休高幹長年佔據40多萬套賓館式的高幹病房,一年開支500多億元,再加上在職幹部療養,每年共花費約2,200億元,佔全國財政衛生開支的80%以上。與國際上大部分國家相比,我國公民自費的比重嚴重偏高,瀋陽轉外就醫自費比例就高達70%以上,而完全依賴自費方式獲得醫療服務的人口比重同樣偏高。自費所佔比例越高,獲得醫療服務對收入分配格局的依賴程度越高,收入較低和風險較高人群獲得醫療服務就會越困難。這正是城市低收入人群與廣大農村看病難、看病貴、看不起病的深層次原因。

政府承諾未來三年將為醫療改革再投入8,500億元,並期望個人付費比重由目前的約40%進一步下降,緩解看病貴問題。但是,這種以平均數字掩蓋現實矛盾的統計遊戲是危險的。一方面,享有基本醫療保險的城鎮居民只有約52.2%;另一方面,國家審計署揭發,司局級高幹的公費醫療保健開支中,整容、美容、保健佔65%以上,司局級高幹的配偶子女利用便利條件,享受高幹醫療保健。這種資源錯配問題不解決,談何醫療衛生制度回歸公益、公平、公正 ..?

多少重病患者,在花光錢財,治療無望而跳樓自殺!這是為什麼?道理很簡單,只因官員們享受的是全額醫藥免費醫療!請問;有官員因為」搞跳樓」被問責、被撤職,乃至被追究刑事責任嗎?「跳樓悲劇」一次次上演追究了誰的責任?難道那些200萬名各級幹部長期請病假,其中40多萬名幹部長期佔據幹部病房、幹部招待所、度假村的官員們不應感到自責嗎?他們不是首當其充的罪魁禍首嗎..?

來源:貓眼看人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