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財富外逃和外流

Facebook

【新唐人2011年6月16日訊】 中國在經歷持續人材外流的同時,已經進入財富外逃或外流的新階段。觀察人士說,中國政治制度滋生的腐敗,以及富人對中國未來的不確定性和擔心,是目前財富外逃和外流的主要原因。

從人材流失到財富外逃

從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就打開了人材外流的大門。據統計,截止到2009年,到海外的中國留學人員達到162萬,但回國人員不到49萬,佔總數的不到三分之一。

伴隨著中國人材持續不斷的流失,改革開放30多年來「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政策,造就了千千萬萬個「具有中國特色」的富翁。

《2010胡潤百富榜》報告說,中國至少有97萬千萬富豪,而「隱姓埋名」的「隱形富豪」人數,要比「公開姓名」的「陽光富豪」多一倍以上。

1萬8千貪官 攜8千億元人民幣款外逃

中國也從人材流失,轉向財富轉移和外逃。中國央行最近公布的一份報告說,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以來,1萬8千名不法黨政幹部、事業企業高官,駐外中資機構,公安司法幹部等,總計攜款8千億元人民幣外逃。不過,中國問題觀察人士認為,中國官員外逃人數以及攜款數額,遠不止官方公開披露的數據。

《未來10年》(The Next Decade)的作者、美國著名軍事政治專家喬治·弗里德曼最近在接受媒體採訪對目前中國的評價是「崩潰」,而不是崛起。弗里德曼說,中國面臨的諸多問題,其中之一是兩極分化導致的10億以上人口像非洲一樣貧困生活,中國貧困階層不滿情緒不斷高漲。不安全感,信任危機深植于中國社會中。

國進民退為國企資金外逃開了方便之門

北京理工大學經濟學教授胡星斗說,中國政府已經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試圖杜絕和防止腐敗的叢生和蔓延,但效果甚微。他說,在目前國進民退的形勢下,中國的國有企業獲得了極大的發展,政府鼓勵國有企業走出去的政策,為國有資金外逃開了方便之門,埋下了轉移國有資產的禍根。

他說:「儘管我們也已經制定了反洗錢法等等,但是事實上資金外逃恐怕一年比一年更加嚴重」。

這位經濟學家說,中國政府認為國有企業是其政權賴以生存的基礎,只有牢牢握住在手中,就能保證政權的穩定。但殊不知,國企越多,腐敗越多,民怨越大,對中共政權的威脅也就越大。國有企業成為腐敗和兩極分化的根源。他說,中國的政治體制是一個利益共同體,官官相護,反腐敗之所以不見大的成效,因為反腐敗已淪為排除異己,權力鬥爭的手段。正如民間流傳的,「反腐敗會亡黨,不反腐敗將亡國」。

分析人士:中國每年「三公」費用超9千億元

今年3月,中國當局又清查公款出國,公款用車,公款吃喝的「三公」情況,試圖控制「三公」經費的規模。中國獨立中文筆會作家、政論人士昝愛宗說,「三公」中存在嚴重的腐敗問題,中國社會中的腐敗範圍和程度,與清朝末年時的貪官污吏,腐敗叢生狀況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他說,中國每年「三公」的經費超過9千億元人民幣。

74%的億萬富翁已經或在移民

據美國有限電視新聞網CNN的報導,招商銀行和貝恩管理顧問公司發布的《2011年中國私人財富報告》說,大多數個人資產超過1千萬元人民幣的人認為,「投資移民」比投資房地產更有吸引力。報告說,越是富有的人,越青睞移民。個人資產超過一億元人民幣的人當中,27%已經移民,47%正在考慮移民。據中國財經在線說,2008年到2010年,中國個人海外投資年複合增長率近100%,中國人過去5年投資移民美國的年複合增長率為73%。

CNN的報導說,中國富人爭先恐後地移民海外,關鍵是在中國有些東西不是有錢,就能夠解決的,其中既有物質因素,也有情感因素。物質方面包括法律法規,教育制度,社會福利,遺產稅,空氣質量,投資環境,食品安全等。情感方面包括缺乏個人安全感,個人財富安全,以及對不確定未來的恐懼。一些富人明白,他們本身對中國財富分配不均負有一定的責任,為了避免因貧富差距拉大導致的仇恨富人情緒的殃及,將財產轉移到海外,是一個好的選擇。

財富外逃和外流的共同點:對中國制度,未來充滿恐懼

旅美獨立政治評論家曹長青說, 中國財富向海外逃亡或轉移,已經越來越形成了一個大潮。他說,中國開放30多年來,各級貪官認為錢留在中國沒有安全保障,紛紛把錢轉到國外。

他說:「今天無論是勤勞致富的人,還是貪腐的人,都紛紛把錢轉到美國去,一個大的共同點,就是對中國的制度,前景,沒有確定性。感到不保險,對未來充滿恐懼」。

他說,中國的政治制度,不給人民提供安全性和保證性。此外,他也提到美國的空氣好,環境好,教育一流等也是吸引中國財富向美國外逃或轉移的原因。

曹長青還以美國為例說,美國經過這樣一場大的經濟危機,但是美國人民對國家,對前景沒有恐慌感。他說,美國的儲蓄率即使在經歷了這次金融危機后,仍然僅僅才有6%,但是中國卻高達45%。這從另外一個側面反映,中國人民對未來的不確定充滿擔憂。

──轉自《美國之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