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大旱是炸掉三峽大壩的最佳時機!

Facebook

【新唐人2011年5月31日訊】首先聲明,我是一個無犯罪前科、且不準備違法犯罪的中國公民,之所以提出這個炸掉三峽大壩的建議,不是策劃和煽動恐怖犯罪活動,而是本著對人民、對國家、對社會、對後世子孫認真負責的態度提出的合理化建議。論證我建議合理性的實證材料均來源於國內媒體的公開資料。如果有媒體因為這個建議要給我稿酬,我請媒體百度後找到提供實證材料的作者,直接寄給他們,使他們給了我提這個建議的底氣。

眾所周知,三峽大壩位於重慶市市區到湖北省宜昌市之間的長江干流上,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電工程,1992年4月3日在全國人大七屆五次會議以1767票贊同、171票反對、664票棄權、25人未按表決器的結果獲得批准建設,1994年正式動工興建,2003年開始蓄水發電,於2009年經過17年,耗資2000多億元建設,但是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均未達到預期目的。

在經濟效益方面:

一是創造的電量。水電專家和經濟專家測算,到2015年到2017年之間,纍計發電量才可以達到10000億度,巨額投資才可以收回,投資的成本大,收益低。

二是上交的稅收。從2003年7月10日首臺機組投產發電,到2008年10月,三峽工程纍行上繳國稅202.77億元。但是,國家對三峽工程實行了非常優惠的稅收政策,“三峽電站對外銷售電力產品的增值稅負擔超過8%部分,實行即征即退政策﹔三峽電站繳納的企業所得稅,在全部投產前100%繳入中央金庫,作為三峽工程建設基金,直接返還給三峽工程建設單位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用於三峽工程建設”也就是說,老百姓還沒有在三峽上交的稅款中得到直接受益。返還給他們的建設款是用來建設營利性的電站的。

在社會效益方面:

首先是三峽大壩的防洪功能不確定。建壩之初,專家們說,三峽大壩最重要的功能就是防洪。但是,剛剛幾年的工夫,三峽大壩的防洪等級就從“萬年一遇”到“千年一遇”“百年一遇”,最後降到了2010年的“不能指望”!速度之快讓人瞠目結舌。專家們心裡都沒底,何況是老百姓呢?

其次是航運不暢。三峽建好後,上游因為水位提高,航運功能減弱了,下游因為沒水,航運功能更弱了。尤其是有些地方,某些時段全部停航,特別是枯水期,船就只好擱淺了。

其三是蓄水、補水功能弱化。今年4月份以來,黃淮大部降雨偏少2至5成,江淮和長江中下游大部偏少5成以上,江南大部和華南、西南大部偏少2至5成,河湖水位持續偏低,水利工程蓄水不斷減少,南方部分地區發生了嚴重的旱情。長江、漢江水位處於歷史最低點,湖北千餘水庫跌至死水位,而中國的魚米之鄉洞庭湖旱情嚴重。尤其是鄱陽湖,湖底已經成為草場,漁民退卻,牧民進駐,大草場成為牛羊飽餐的餐桌。

其四對長江的生態系統造成了巨大的干擾。三峽大壩建成後,長江變為停滯水,失去了自潔能力。來自淹沒地區和沿岸高污染工業的污染引起赤潮頻繁發生。重要魚類受到滅絕的威脅,長江及長江口外漁業產量直線下降。

其五是影響了局部氣候。三峽大壩建成後,蓄水位增加,大面積的湖水被日光照射後升騰大量的水蒸氣,干擾了氣流的正常流動,導致三峽大壩周邊氣候異常,不是多雨就是乾旱。這就像大地震後底層噴出的氣流影響天氣一樣,不是大雨就是大雪,只不過這種影響氣流的變化不像地震時地層噴發的氣流那麼明顯而已。此外,三峽大壩引起海岸線被侵蝕,這使得上海要面臨更多的臺風。

其六是改變了地殼承受重量的支點。地殼承受外力作用是慢慢演變的,所以內部構造才相對穩定。但是現在三峽大壩蓄水200多億立方,地殼局部突然增加幾十萬噸的重量,難免要受到影響。不用搞太多複雜的實驗,只是用握雞蛋的比喻就可以使大家明白。一個雞蛋用手握,均勻受力,雞蛋就會安然無恙,如果把力用到一點,使勁擠壓,結果會怎樣,不用說大家都是知道的?專家說地震和三峽蓄水沒關係,有多少可信的程度?再說了,近年來無數事情例證,專家說的話,只要反著聽就是正確的,你敢相信專家?何況的確有專家說,三峽水庫的水位每年在145米到175米之間波動,這破壞了長江流域山丘的穩定性,並引發了嚴重的沖蝕和塌方的危險呢!

其七是下游居民的不安全感增加。很多專家說,建了大壩,三峽下游的人就有安全感了。可是近年來不斷髮生的地震,恐怖活動的不斷猖獗,三峽大壩下的居民到底有沒有安全感,誰的心裡都清楚!

除此之外,為了建設大壩,124萬多人被重新安置,未來還有更多的人需要搬遷,以躲避水庫區域的環境災害,而許多政府最初的承諾並沒有兌現。一些地區克服了搬遷的創傷,其他地區則陷入了貧困和絕望的循環,導致干群關係緊張。

以上這些損失是多少錢也買不回來的,投資的2000億元與這些損失相比,不是小巫見大巫,而是沒法比較!鑒於此,新月建議:

趁著目前三峽流域的枯水季節,分期分批組織人員撤離,做好三峽大壩的炸毀拆遷工作,讓三峽恢復原樣,恢復自然功能。當然,這要有壯士斷臂的決心,也要有超乎常人的膽略和智慧,才能完成這件功在當今、利在千秋的改錯工程!

(本文轉自互聯網論壇)

相關文章